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南北宗”之辩
0条评论
2013-08-23 13:41:53 来源:艺术财经 作者:石雅如 李震
到了清初“四王”,山水画其实已经式微;而到了近代,文人画的价值在西方绘画传入之后、东西方大讨论当中,不再被主流认同,因而几近消弭,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才开始重新去认识中国传统山水画。然而中国的山水画经过近代发展的断裂之后,在今天这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应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这种传统语言的现代转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董其昌的遗产具有相当的丰富性。早在民国,黄宾虹就试图改变数百年来山水画一成不变的文人雅趣,其中吸收了西画的技法,用焦墨宿墨来体现山水的体积感,可以说是进行山水画的现代探索的先驱。用夏可君先生的话说,黄宾虹之于现代水墨的意义,正如塞尚之于现代艺术的意义。塞尚是要在轻松的印象主义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古典传统重新画出不朽的能进入博物馆的作品,而黄宾虹早年研究画史主张融合“南北宗”的观念。黄宾虹对北宗持有与欧画“尤相印合”的观点。因而在此次展出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宾虹也试图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恢复北宗的传统。
而董其昌对南宗笔墨趣味特别的强调在梅墨生先生的画里则得到充分发挥,梅墨生在清初“四王”之后更进了一步,发展到了一种极简主义的地步,不仅山水变成了一种符号,就连笔墨本身的丰富性都被取消了,整个画面以书法入画,传统的皴擦点染几乎没有了,只剩下中锋用笔的线条本身,仿佛禅宗执意于打破对文字和语言的依赖,只重视心对外界的表达。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