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福禄寿喜——屏风,张跃平作品。
当楚式漆器碰撞当代艺术
漆器在当代并没有绝迹,至少在少数的艺术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那里,漆器得以另一种身份与当代人接触。
邹传志做的是复制,而张跃平做的是创新。
9月28日,湖北省美术馆将举办第二届国际漆艺三年展。发源于中国,经历7000多年发展史的漆器,将以新的面貌与当代碰撞。
学术支持:湖北省美术馆 湖北省博物馆
传统与当代
大胆用色,满足当代人的视觉观感
在湖北省美术馆3楼,湖北美术馆典藏部主任、当代漆画艺术家张跃平的工作室中陈列着他即将参展的两件漆器作品:一个是屏风,另一个是七巧板。
屏风由4部分组成,上面的图案明显受到楚式漆器的绘画影响,不断出现的凤鸟纹与红黑相间的主色调,受到西藏唐卡或者其他壁画影响,张跃平在漆画屏风中加入了当代艺术的元素。
这张漆画的色彩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当代人对视觉的满足,张跃平几乎用了所有能够想到的颜色,与生漆融合在一起,透着光泽。有些颜色甚至用了蛋壳或者银箔贴上去的。
在两件参展的作品中,令张跃平最兴奋的是他即将完工的七巧板,分成几个部分拼接而成,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后还会装上轱辘,像年轻人玩的滑板一样,在地面上穿梭。
张跃平创作这件漆器作品的目的是试图建立人与艺术品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张跃平说,往常市民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大型展览时,只能透过玻璃或者围起来的栏杆,远距离观看艺术品。
有市民会问,“我可以摸摸它么?”
“触摸对于人类应该是好奇的自然反应。”张跃平说,正是缺乏这种直接的接触,大部分的市民对封藏在博物馆、美术馆内的艺术品缺乏独到的认识与印象。而这种让观众触摸漆器的想法,也是缘于张跃平平常参观中国古代漆器时产生的冲动。
“很多博物馆、美术馆,触摸是明令禁止的。”张跃平说,对于埋藏了上千年的漆器更是如此。而且漆器似乎是出土文物中最为娇贵的器具之一,即使是现代生产的漆器,触摸之后也会留下难以擦掉的指痕。
张跃平的做法就要打破这一切。
历史与未来
植物色素+生漆,更接近生命色彩
在那几块三角形的七巧板上,张跃平借鉴了传统的漆器制作技术,即使是当代漆画艺术中,古代漆器的影响也是随处可见。
例如,色彩。张跃平坚持用传统矿物质或者一些植物色素完成创作,而这种漆画看上去“更接近生命色彩”。
与传统漆器创作类似,张跃平拒绝用现代化学漆取代生漆,虽然价格昂贵,但是生漆具有化学漆难以取代的色彩优势。
在张跃平看来,生漆的光泽内敛而含蓄,“漆的颜色并不是‘漆黑一片’的,而是一种接近黑色的深棕色。”这种光泽涂在木材的表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膜,这层膜不仅有防腐效果,更可以使木材表面通透圆润。
张跃平说,这与东方人的审美情结有关。就像中国的古人都喜欢玉一样,“因为玉的光泽含蓄而不张扬,有君子风范,而不像西方钻石散发那种刚强的光芒。”
张跃平非常喜欢这种内敛的,可以结成膜状结构的涂料,他甚至认为,漆与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的墨、瓷一样,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载体。
“只是相比于墨、瓷,漆的原料更难获得,制作成本更加昂贵。”张跃平说,这也导致漆器、漆画的发展最终被水墨与瓷器取代。
仅从生活用品而言,无论是从造价、工艺难易、原料的充足与获取方面,瓷器取代漆器都是大势所趋。不过,漆器并没有在近代历史中退出影响。
张跃平说,18世纪后,中国漆器开始传入欧洲,迅速得到西方人的青睐,而近当代以来东方输出漆器文化的主要源头在日本,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到中国寻找这种古老涂料的来源与历史。
现状与难题
恩施的生漆原产地难以为继
虽然,漆作为绘画、制作生活用品的涂料,在中国已经至少存在了7000年,但现代的漆器艺术、市场让人担忧。“接触并了解漆的人只在少数。”张跃平说。
漆是什么?漆是一种从树干中流淌出的液体,可以结成膜,保护木材遭受腐蚀,也正是中国古代的先民,这一无意间的偶然发现,催生出了近7000年的漆的运用历史。
这里有精美的漆器,也有耐人寻味的绘画,曾侯乙墓棺椁外层的漆画,马王堆汉墓漆画中的宇宙星辰,这些埋藏千年,而又保存完好的绘画,渗透着古人对生命的原始理解。 “古朴而具有生命力的”。
而对生漆来源地的保护,张跃平说,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恩施利川‘坝漆’曾经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生漆产地,但现在生漆的产量却连年下跌。”
谈到“坝漆”,张跃平感慨“坝漆”的命运不济。虽然没有去过原产地,张跃平创作用的生漆都是来自恩施,他曾与漆画艺术家呼吁政府加大力度保护“坝漆”原产地的漆树种植,但目前,维持“坝漆”现状似乎都很困难。
“割漆是件艰苦的事情。”张跃平说,“百里千刀一斤漆”,这也导致生漆的价格很昂贵。堪称艺术创作中最贵的原材,昂贵的材料也阻挡了大部分艺术从业者。
人们缺乏对这一古老涂料与文化载体的认识,即使是接受美术教育的艺术家也是。张跃平说,现代纳入漆器、漆画发展史的艺术高校仍在少数,而作为选修课,学生对漆器、漆画的认识,也很浅薄。
张跃平很尊敬邹传志的楚国漆器传承作坊,认为邹的作坊应该受到保护,但复制本身与艺术创作相悖,张跃平鼓励邹传志能够在漆器的艺术中创新,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带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漆器用品。
张跃平认为邹传志楚式漆器作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手工艺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而仅仅是在复制几千年前的生活用品,显然与现代生活脱节。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