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别妖魔化我,我不是艺术家
0条评论 2013-09-21 15:40:24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支菲娜
 
    我的环保就是吉卜力美术馆附近300米以内
 
    1965年,高畑勋筹备处女作《太阳的王子·赫尔斯的大冒险》,邀请宫崎骏合作。影片取材于日本少数民族阿依奴族(虾夷人)的长篇叙事诗《恶魔之子》。
 
    搜集资料时,宫崎骏偶然看到植物学家中尾佐助的《栽培植物和农耕的起源》。“它把我从‘不想当日本人的日本人’这个咒语中解放出来了。”宫崎骏回忆。
 
    中尾佐助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常绿阔叶乔木树林文化论”(日语汉字表记为“照叶树林文化论”)这一概念。他根据长期田野调查发现,在不丹、中国西南部、中国台湾、朝鲜半岛和日本,楠木、橡树、米槠、山茶等常绿阔叶乔木呈带状分布,核心地区是云贵川三省。
 
    而日本新石器时代即绳文时代,居住在照叶树林带的原住民“绳文人”,就是今日阿依奴族的祖先。照叶树林带的人们与自然共生,拥有跨地域、跨语言的共通文化,如饮食、信仰、漆器制作等,也就是“照叶树林文化”。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从中国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来的移民将稻作文明和铁器文明带到日本,与绳文人原始部族混血,成为“弥生人”。中尾佐助认为,今天日本人即“大和民族”的祖先,是“弥生人”,而不是“绳文人”。
 
    宫崎骏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自证,认定了自己是“绳文人后裔”,因而“发现自己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桎梏,脚步也远离了历史的沉重”。
 
    1977年,宫崎骏熬成电视动画导演,旋即以“照叶树林”的头文字起了“照树务”的笔名,导演电视动画片《鲁邦三世》第145、155集。此后,照叶树林文化深深埋进他电影创作的伏线。
 
    研究宫崎骏的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环保思想”。宫崎骏看后表示:“真想抓那些个研究者过来打一顿!”
 
    2009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宫崎骏说:“我的环保就是吉卜力美术馆附近300米以内,其他的,我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1984年3月,《风之谷》上映,宫崎骏一跃成为一线导演,在日本国内拿奖拿到手软。他以工业文明全面崩塌的一千年后为背景,创造了“腐海”这个独特的照叶树林生态体系。在腐海中央挺立的,正是一棵具有顽强再生力的常绿阔叶乔木——楠树。这一设想来自照叶树林文化中的“镇守森林”崇拜习俗,即人类生存的家园由一棵巨大的“世界树”保护。
 
    从《风之谷》起,宫崎骏动画在时空上都尽量避免现代日本社会,而是以照叶树林为背景,建立映照绳文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家族或团体。少女或青年女性成为他电影的主配角,她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坚韧性格。女主角童年缺乏母爱,因而略显孤独。男性在影片中居于次要,但大都与飞行有关:会开飞机、会驾驭风或者魔法,至少得像《龙猫》里面的小男孩堪太一样,喜欢画飞机。“美人救英雄”往往是故事的主线。
 
    1988年,宫崎骏完成清新小品《龙猫》。他幻想了由巨大的照叶树形成的“树塚”,以呼应镇守森林崇拜。在树塚中住着憨态可掬、不可思议的精灵龙猫,龙猫的便当就是常绿阔叶乔木橡树的果实。
 
    自然是很残酷的
 
    总结半生共产主义梦想的《红猪》完成后,宫崎骏进入沉寂期。他作为监制,协助近藤喜文的《侧耳静听》、高畑勋的《平成狸猫大战》和《思绪翩翩》完成。但这几部影片市场折戟,吉卜力陷入经营危机,直到1997年《幽灵公主》诞生。
 
    历时7年筹备的《幽灵公主》集宫崎骏思想起伏之大成,直接制作费用高达20亿日元,由14万幅原画图构成。这是关于森林精灵与冶铁民争夺森林主导权的故事。
 
    “别把我的片子简单地说成是环保主题,我只是想描写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宫崎骏谈到这部电影时说。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室町时代。为了画好《幽灵公主》的照叶树林,他带着一众人等奔赴日本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屋久岛采景,那里有日本最原始的照叶树。虾夷村民的服装设计参照了同为照叶树林带的不丹深山农民,这个村子的风俗类似于中国西南的瑶族。例如不能送远行的人出村,出村口后不能回头看……
 
    女主人公杉是从小被父母遗弃在森林中的狼孩。作为被遗忘在弥生文明中的绳文人,孤身与拥有铁器文明的乌帽夫人及其冶铁工场战斗,直到同为绳文人的阿西达加到来。最终,两个绳文人后裔互相鼓励着:“活下去,你很美。”
  
    “别看名字叫‘照叶树林’,好像很阳光,其实是阴郁甚至有点恐怖的。自然是很残忍的,会否定文化或文明。别以为努力环保就行了,很有可能会结果完全相反。”影片完成后,宫崎骏说。
 
    《幽灵公主》是宫崎骏对自己思想纠结的总结,因此,他认真考虑过隐退。1998年,爱将近藤喜文因为劳累过度过世,1999年《隔壁的山田君》票房失利,吉卜力再陷经营危机。宫崎骏只好出山,在2001年完成了《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后来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金熊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一部动画片。
 
    宫崎骏也因此成了人们眼中的“动画电影巨匠”。继黑泽明之后,他成了第二个被日本人称为“国民导演”的人。
 
    “我不是什么文化人,就是个手工匠。”2013年9月6日,退休后的宫崎骏在答记者问时说,“没多少人会关注艺术作品的永恒性,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多数观众只有半吊子的理解力。所以得拍通俗作品,让观众从日常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即使几分钟后他会嘲笑这部电影是如此矫情。”
 
    他曾最喜欢卓别林《摩登时代》那种层次的通俗电影,虽然开篇简单易懂,但结局发人深省。“不像迪士尼,比如《白雪公主》,没什么深度。”他说。
 
    宫崎骏最终成了走群众路线的好手。日本国产电影票房史的排名里,《千与千寻》304亿日元名列第一,《哈尔的移动城堡》196亿日元名列第二,《幽灵公主》193亿日元名列第三,《悬崖上的波妞》155亿日元名列第五。
 
    《千与千寻》创下的票房和人次纪录至今没有被任何一部影片打破。即使是最受欢迎的进口影片《泰坦尼克号》。截至2013年9月12日,《起风了》已获得逾100亿日元票房,观影人次超过810万人,目前仍在全日本逾330家影院上映。
 
    (作者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特聘研究员,现就职于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丁晓洁】

编辑:丁晓洁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