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艺术长沙】普及当代艺术 噱头很有必要
0条评论 2013-09-25 09:45:4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第三届艺术长沙开幕式

第三届艺术长沙开幕式

严肃的噱头,与娱乐无关

前三届开幕式上火车专列、专机上的新闻发布会、超女与艺术家共走红毯等等“噱头”一方面让人们对艺术长沙充满了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形式盖过内容的嫌疑。似乎每一届举办过后,艺术长沙的造势都比参展作品更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与超女共走红毯一度在微博上成为艺术家、批评家们诟病艺术长沙的缘由。

湖南省广电总局,这个名字被所有电视观众熟知,它制作了无数金牌娱乐节目,芒果台收视率也始终在地方卫视中高居榜首。谭国斌不否认艺术长沙诸多的开幕形式受到了当地娱乐氛围的影响,但仅限于形式。他个人把艺术长沙的开幕式视为一个大的行为艺术,通过这场行为艺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展览本身。别人可能是来看热闹的,他却在动真格。

与北京、上海相比,长沙的艺术氛围相差很多,这是劣势但也可以转化成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美术馆、画廊太多,几乎每天都有展览开幕,参观人数反而被稀释。长沙由于几乎没有大型当代艺术展览,在艺术长沙举办期间会拥有巨大的人流量,每一届都能达到上万人,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的诸多展览。

“湖南有七千多万的人口,中国人口的基数很大,相对而言中国的展览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太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每个省份都应该有同样的机会让观众看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谭国斌的这一观点在艺术界其实具有普遍性,艺术家张晓刚也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艺术资源过分地集中在大城市,使得各地在艺术文化上的贫富悬殊过大,不利于当代艺术的普及。

艺术长沙正是承担了普及当代艺术的功能。本届艺术长沙选择的四位艺术家,早已在当代艺术界拥有了广泛的关注度,也有一定的市场价格,个人风格清晰,艺术语言强烈。这样经典化的艺术家更有利于当地的公众认识当代艺术,从而广泛传播。“什么是当代艺术”,谭国斌也希望艺术长沙能够带领观众解答这一问题,起码引起他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展览始终是给观众看的,湖南本地的学生很少能够看到这样级别的作品,每届展览开幕后,不仅是湖南的学生,江西、贵州等省份的学生都会来到长沙开展,这让谭国斌非常高兴和自豪。并且艺术长沙展览场地都设有留言簿,观众们在观展过后在留言簿上写了很多感想。“他们通过艺术长沙接触到了当代艺术,能让我坚持下来的就是这个东西”。

不管是艺博会、双年展还是大型展览,都应该对当代的艺术生态产生影响。艺术长沙第四届了,希望它不仅是一场两年一次的欢聚或者仪式,而能够使当代艺术真正浸入当地人的生活中去。


 

【编辑:郭巍薇】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