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收藏广州美术学院周波教授的《当家人》等作品
0条评论 2013-10-01 10:40:0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作品《当家人》,周波,1979年,纸本水墨、96x79cm

中国美术馆的收藏作品《当家人》,周波,1979年,纸本水墨、96x79cm

周波与《当家人》合照

周波与《当家人》合照

近年来,有一些杰出的广东艺术家北上展出自己的艺术精品,使广东美术的辐射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9月28日,被誉为广州美术学院“大师兄”的周波,在73岁之际首次来京兴办的个展“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

师承岭南画派,曾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的周波先生,无疑是岭南画派的一代传人。他继承了岭南画派“直面对象、强调写生”的创作方法,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以诚挚的双眼,撷取生活中至美至善的一点真,再用自己的画笔活泼泼地描绘下来。

在本次展览上,退隐学院、埋首教学的周波先生正是向京城人民展示这一批尽现生活之美的作品,每天都吸引成百上千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朋友驻足观看。从云南西双版纳到福建惠安,从藏区阿坝到湖南凤凰,作品上人物的言行举止、生活起居的细微刻画,都带给观众一种“鲜”而“生动”的真切感受。其中,有一名外国观众表示,最让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幅描绘生动的《拔牙图》。画面上,镇上的年轻小牙医叼着香烟,认真却又是满不在乎地给一位老奶奶拔牙,丝毫不考虑熄灭的烟丝是否会掉落进病人的口中。这种初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偏远村镇的医疗条件的急需改善,体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与人民高度关注的责任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评价本次展览:“周波是广东美术界的骄傲,岭南画派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这是一个充满感染力的展览。周波先生的艺术总是和生活里最为鲜活的那一份意趣紧紧相连。这份鲜活完完整整地保留下来,就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于细微处记录了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点点滴滴,却又诙谐自然地触动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

本次展览还得到首都美术理论界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其中,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先生认为:“周波先生的艺术,尤其他70、80年代的艺术,是一种动人的艺术。五六十年代大众化美术思潮在世界,尤其对中国绘画、中国美术发生的深刻影响,周波先生就是这种思潮里岭南人物画里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坛中有他的一席之地。”

在展览的最后,范迪安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选取了周波先生的《当家人》等作品作为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国画作品《当家人》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该时期的经典的代表作。周波以写意兼工,重彩画结合的技法,描绘一位人民公社的大队长管理公社的情况,形象地反映出该时期人民公社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收入等情况。范馆长表示:“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是代表国家最高级别的艺术收藏行为,这是一件非常严肃而认真的事情。中国美术馆的收藏是国家对一个艺术家在美术史和当代画坛的地位认可与肯定,意义非同凡响。我们收藏的周波先生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补充了我馆在当代人物画史藏品上的空缺。周波先生几十年的成果,不但体现了学院水墨画的成果,也体现了这一代艺术家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共同的艺术心态,体现了他们的群体特征,具有一种艺术史研究的文献意义。”

据悉,周波先生的展览还将在他的家乡——汕头市展出。

【编辑:李璞】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