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为:收藏,作为青年时代的证据
0条评论 2013-10-09 13:24:54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张三 Sukey

张恩利 《空柜》 油画 2012 年

张恩利 《空柜》 油画 2012 年

记者VS周大为

记者:您定义的好作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周:首先是要喜欢,其次是要根据美术史的脉络收藏,另外也会考虑增值、保值,还有作品是不是艺术家重要时期的代表作。

记者:您学的美术史具体是哪个方向的?

周:4年的美术史学习什么都会学到,大四的论文主要研究元代文人画。

记者:您对“收藏”两个字是如何诠释的?

周:可能是从对美术史的热爱转换成获取经济回报,再到现在的社会责任吧。一开始,我刚刚毕业,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热爱,能收藏到美术史中的名家作品,就十分开心。那个时候价格还不是很贵。到了2007、2008年,艺术品价格暴涨,所有接触这方面的人都赚了钱,但随之而来的是艺术市场的冷却,我也开始冷静,发觉原来收藏还有一个社会责任。你是应该把收藏品展示给大家看的,与艺术家同步,你会发现自己在推进美术史,最后你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

记者:您亲身经历过哪些暴跌或暴涨的经历?

周:以陈逸飞作品为例,我刚刚进入收藏领域的时候,水乡题材的价格是80万元、100万元左右。陈逸飞过世后,马上涨到100多万元,到2007、2008年时最高涨四五百万元。目前,陈逸飞的水乡系列作品还是维持二三百万元的价格。代表作之前是1000万元,2006年突破了1000万元,这是一种很恐怖的东西。甚至是我买的吴大羽的蜡笔作品,最初才1万多元,现在都要十几万。

记者:您收藏的装置艺术有哪些?

周:我最近买了刘韡的两件作品,六七米大的装置,在民生、尤伦斯、伦敦的白立方都展览过。还有我买的那件“纸壳子”。

记者:您收藏的影像作品有哪些?

周:我收藏了很多,参加香格纳办的孙逊的展览,我当场就预订了其中一件作品;还有杨福东以及更年轻的李然、胡向前的影像作品,我都有。影像作品会有盒子和证书,如果只是DVD光碟的话,我不会考虑,这太容易作假。我很在意影像的整体呈现方式。过去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就是一个装文件的夹子,那种形式会有它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的影像作品涨不起来,大家对那种收藏方式有疑问。盒子和证书这两样是不可以复制的,这就是收藏的方式。收藏的背后还是其整体艺术性的东西,参与这个游戏,还是需要一定的形式感在。

记者:画廊在您购买的决定上起什么作用?

周:首先是买的过程,画廊本身会提供好的服务,但我所谓的好的服务,更多是在资讯方面,在探讨上、理解上。画廊也会主动把艺术家介绍给我,不会隐瞒、顾虑,我们之间都会遵守买卖原则,是一种良性循环。

记者:当您与艺术家越来越熟悉时,会造成您收藏欲望的上升或下降吗?

周:会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会有自己的解读,我也一定会有我的解读,这之间并不匹配。我自己的成分很重要,因为收藏是很个人的,代表了一个人的品位和收藏方向;但你也要知道艺术家创作这件作品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提高自己修养和认知的过程,并且在心理上起到了一定的化学作用。

记者:您觉得应该与艺术家保持距离吗?

周:每个人个性都不尽相同,有些艺术家的性格我可能不喜欢,那就尽量保持距离,但我还会收藏他们的艺术作品,这是两回事。有的艺术家作品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性格很好,我会和他玩得很开心,这是没有一定定律的。

记者:花费这么多精力和金钱,这些作品究竟对您有什么意义呢?

周:对于当代艺术而言,首先就是参与游戏规则,并且在现实社会和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反应。你买了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个过程,随之而来的就是质疑、问责,但你会发现几年之后有人说好,更多年后有更多人说好,你就成功了。像这种装置,你不知道它们未来的经济价值在哪里,口碑会很好,我相信未来的经济回报也不会很差。

记者:能成为一个藏家,和您的占有欲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周:收藏一定是一种变态的东西,是天生的,本身就有恋物的情结在。有些人你强迫他收藏,他也没有这个病,但像我这种,家里面有很多东西都不舍得扔的人,一定有“收藏病”。往往学美术、艺术的人不一定是收藏家,他转变不了。

记者:您购买艺术品之前,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了解呢?
周:例如吴大羽的作品,只会在拍卖场上出现,现在已经很少在画廊流通了。我会看拍卖图录,发现每年都会出现,但没有几张,量很少。他的作品有自己的出版资料全集,出现的作品很容易对得上。当代艺术作品还是要看杂志、新闻,参加不同的博览会,与画廊沟通。

记者: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它们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周:这个很难说。但首先要有非常好的展览记录,有画廊代理,口碑好,这些是你可以看到的标准。

记者:您对刚刚进入艺术领域的藏家有什么建议吗?

周:我觉得进来之间,不可能或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收藏方向,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学习过程。这当中你一定会犯错误,建议就是尽量少犯错误,买之前先看,先打交道,了解这个市场上哪些画廊是好的,例如向我之前说的那几家画廊买,一定是对的。比如杨画廊、LEO XU这样的画廊。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