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美术馆论坛 谋行业发展
0条评论 2013-10-15 09:13:18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梁瑛

艺术市场热直接催生的民营美术馆浪潮正在席卷全国。近几年,本土民营美术馆犹如雨后春笋般霎时涌现在国内各大城市,呈井喷式发展。创办“民营美术馆”已成为一种艺术时尚。但真实的境况是否像外界所看到的那般光鲜?本土民营美术馆在创建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瓶颈问题又是什么?近日在上海龙美术馆召开的“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上,国内外百余位美术馆嘉宾与会参加,共论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前景。

建馆容易运行难

龙美术馆的发起人刘益谦说,个人拥有艺术品最多不过50年,但美术馆是要做百年大计运转的。如今美国和欧洲,大多数的民营美术馆包括古根海姆等,都是起源于知名的收藏家,这些收藏家把自己的收藏品捐赠出来,一方面实现了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这些收藏家自己也实现了非常高的学术声望。有时候一个相关的私营的、民营的美术馆的声望甚至高过了他们所在国家的公立美术馆的声望,包括参观的访客人数也超过了公立的美术馆。

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荣休馆长托马斯·克伦斯在本次论坛上发言,介绍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成功经验,认为民营美术馆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时间、艺术和金钱。对于刚刚蓬勃发展的中国民营美术馆来说,建馆容易运行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克服实际运营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众多国内美术馆专家都认为,政府部门相关的资金支持政策以及如何和基金会合作、成立相关的基金会制度,有利于民营美术馆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品牌非常重要

原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如果说美术馆定位抓准了,模式也抓准了,包括学术模式、商业模式都做得好,然后很容易放大。但是在中国这个时期,每一个美术馆都不可能建立一个相同的模式,因为所处环境、拥有的资源完全不一样。按照一种模式去做,在中国这个时期是不可能做成一样的模式。”

前英国当代艺术中心总监Philip Dodd在发言中也强调了这一问题。他介绍了国外民营美术馆的几种成功模式,比如以意大利都灵的两家美术馆为代表的教育型模式,专注于大众教育项目,通过提高公众对艺术的认知度树立起自己的声望;又如以美国华盛顿的鲁贝尔家族为代表的城市复兴型模式,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他说:“我们这边确实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美术馆,所以大家不应该把所有这些美术馆都千篇一律地打造成一样的,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您如何针对这些美术馆带来需求,也就是建立美术馆的品牌。”

营运模式没有唯一标准

开一个美术馆比较容易,但是要营运一个美术馆非常难,要运作一个民营美术馆可能更难。因为运作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技术的操作问题,依照现在的状态,需要有新的思路和创意,同时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营运模式,才是民营美术馆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和实现理想的之道。99艺术网董事长兼CEO杨凯认为,首先要确立美术馆的使命和学术定位,其次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是美术馆生存的基础;此外,专业化、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是美术馆、尤其是民营美术馆发展当中很重要的元素。

杨凯还表示,关于观众的拓展,要从小孩,包括出租车司机、白领、学校、企业等进行观众人群拓展。“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和网络运用,利用现在手机终端和互联网非常便捷的通道,加大民营美术馆展览展示信息的共享”。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