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墨妙 前卫艺术家毛栗子自由绘画之路
0条评论 2013-10-30 13:10:47 来源:爱丽艺术 

毛栗子

毛栗子

毛栗子

毛栗子

毛栗子于1980、1990年代即成为中国当代知名的前卫艺术家之一。因艺术家自我不断挑战个人创造性的《无限》,在2000年左右,他毅然放弃备受肯定的写实创作风格,用几年的时间去思考未来的创作方向。终于在2005年开始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运用其深厚的写实创作底蕴,创作出令人惊歎的半抽象和抽象风格。他鲜明的个性语言和独特风格,反映了其对自然与抽象、诗意与暗喻的美学思考及表现。

绘画的简洁性是毛栗子作品最显着的特徵,画面形式以少胜多,表现出探之茫茫、索之淼淼的虚空感。有的画面处理的简洁、轻柔和优雅,有的画面则富有韵律的音乐感,有的画面则表现的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绘画的细微之处,他从传统中国画和书法的美学中获得启示,将书法线条的解体和韵律融入抽象性中,将线条看作是抽象绘画的本质。毛栗子在作品的流动线条和随意泼洒之间处理得当,在省略与隐没、聚合与收敛、色晕与线条的拿捏中形成了出时现时隐,含蓄而韵律的形式,让人从中感悟到一种自然而诗境的抽象意象。

此外,毛栗子在创作中牢牢抓住抽象绘画的不确定性,因这种不确定性蕴涵了偶然性、神秘性、自然性和不可预知性,他才会在“否定”形象中不断发现新的可能性,并构成了抽象绘画的无限性。也因此,他在绘画中发现了某种毫无凋琢的“静”、“闲寂”的境界,是个人心灵安详的隐入,是个人经验的感悟。他更在视觉哲理上传达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状态。

超越自我 追去精神深度的画家

毛栗子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画家。从70年代的风景,到80年代星星时期开始的带有明显观念性的照相写实,再到90年代开始的具有明显的后现代和东方主义的墙地系列,直到最近这些年发展起来的抽象《花非花》系列,抽象与照相写实结合的《刮刀》系列和《残荷》系列,毛栗子在不断地自我超越。推动这种超越的动力,不是探求艺术真谛的宏大抱负,而是一个画家的基本要求。我们为什么要画画呢?如果要探求真理,画画不如哲学和科学那么直接;如果要积累财富,画画不如实业和买卖那么有效。画画为的是一种乐趣。本来是件好玩的事,结果因为承载过多外在目的而变得艰辛无比,那就违背了艺术的本性。艺术的真谛,不是艺术家们苦苦追求的目的;而是艺术家转念想通了生活的真谛。死亡是生命的目的,但活着才是生命的真谛。我们附加在绘画上的那些目的,如同死亡之于活着。画画本身的乐趣构成艺术的真谛,如同好好活着构成生命的真谛一样。

也许我们可以从康德、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大哲那里找到这种观点的种种渊源,但是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地道的中国文人画观念。差不多一千年之前,苏轼就提醒人们不要为书画所累。苏轼本人酷爱书画,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按照苏轼的逻辑,生死是本,书画是末,如果轻生死而重书画,那就是颠倒错谬、舍本求末。在苏轼眼里,历代名家无不为这种颠倒错谬所累,无不为这种舍本求末所病。我想补充的是,破除这种颠倒错谬,不仅可以祛病强体,而且可以获得真正的艺术,即以自身乐趣为目的的艺术。毛栗子画画,就是由画画的乐趣所支撑。他不断变化风格,也是追求乐趣所致。画画是毛栗子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无趣可以阻止他画画。

传统写实与抽象艺术的结合

在给毛栗子带来乐趣的那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他的《刮刀》系列和《残荷》系列最为特别。这两个系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将抽象与照相写实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也许算不上毛栗子的首创,但是在毛栗子这里有了特别的意义。毛栗子生活在诞生齐白石的国家里,齐白石创造的工笔和写意结合的样式,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几乎家喻户晓。我们看毛栗子的这类作品时,会自然而然地将它们与齐白石的作品联系起来,而不会与国外某某画家联系起来。事实上,启发毛栗子创造这种样式的,还真像齐白石。如果我们将毛栗子的这类作品,与齐白石的对照起来解读,我们就很容易看到艺术家所做的创造性转换。无论什么领域包括艺术,彻底的独创都不太现实,更多的是创造性的转换。尽管照相写实技术不是毛栗子的发明,但是如果从齐白石的角度来看,毛栗子用照相写实技术画出来的刮刀和树枝,无疑是对工笔草虫的推进和超越。尽管抽象不是毛栗子的发明,但是如果从齐白石的角度来看,毛栗子用现代抽象方式画出来的残荷和泥墙,无疑是对写意花卉的推进和超越。从中国艺术史叙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毛栗子的这类作品视为齐白石的当代样式,因为它们与齐白石的作品有类比关系,既相似又不同。

齐白石作品中的工笔和写意无论多么不同,它们都可以归结到绘画的领域中,也就是说都能够让人看出来是画出来的,因为不管齐白石笔下的草虫画得如何精细,它们都不够逼真,它们都是抽象的产物而不是照相的结果。但是,由于当代艺术中现成品的盛行,由于摄影的普遍加入,齐白石精细的草虫在当代绘画中就有可能转换成现成品的植入和照片的拼贴。因此,不少观众将毛栗子作品中的刮刀和树枝误以为现成品。当观众突然意识到它们是毛栗子用照相写实技术制作的幻觉效果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是一种地道的观画的感觉。绘画就是欺骗,这是古希腊以来无数绘画大师信奉的信条。观众只有产生被欺骗的感觉,才会为眼前的作品所折服。

 【相关阅读】

毛栗子:真与幻

毛栗子油画作品市场分析

【编辑:谈玉梅】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