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指数有用吗?真的对艺术投资有指导意义吗?
0条评论 2013-10-31 16:35:58 来源:收藏·拍卖 作者:王金坪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2108亿,其中拍卖总成交额为975亿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2108亿,其中拍卖总成交额为975亿

梅摩指数显示,印象派市场在纽约的表现优于伦敦

梅摩指数显示,印象派市场在纽约的表现优于伦敦

指数何用?

记者:国内对艺术指数进行过集中讨论,倾向于认为指数无用,对投资没有参考价值。那指数到底会有什么作用?

黄隽:如果有一天艺术品指数也能吸引投资人进行艺术品投资,那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现在,关心指数的人不多。它面对的人群非常小,只是给顶级藏家看的。这些藏家比较神秘,他们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作品本身的真伪、学术性以及是否喜欢,也许会看指数,但是不会只看指数。指数对顶级藏家也许是有用的,但是对其他人用处不大。中国的市场比较特别,国外艺术品在中国的销售并不好。

我的目标是增强指数的有用性,贴近市场,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可以作为投资参考,扩大指数的服务范围,除了顶级藏家、画廊、拍卖行、投资人外,一般的对艺术品感兴趣的富裕阶层也是新指数的目标客户。

马学东:指数真实性是首要的问题,但就算真实的话,能指导投资吗?指数可以说明以前的市场走势,但是不能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更不能预测将来价格会涨多少,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指数可以指导藏家买艺术品。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竞买人是会参考很多因素和数据的,比如专场的成交率、作品流通量等,也许会参考指数,但不是唯一。指数得出的核心结论无非是艺术品可以投资,告诉人们可以投资某个板块的艺术家,收益率是多少,还可以作为价格参考,但是作用也只是参考,最终还是不能指导人们买具体的艺术品,毕竟每件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再说,指数反映价格上涨的时候,实际上还有很多作品价格跌了,所以指数没太大作用和实际意义。因此,我们没有专门做指数,只是通过数据反映市场的大致走向和趋势。

孙朝阳:我收藏艺术品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主要收藏中国古代、近现代已经盖棺定论的艺术大家,当代名家中收藏较多的是范扬、冯远等的精品。在竞拍作品的时候,我也会参考一些指数,比如雅昌指数和国外的一些指数,主要是梅摩指数,但是不会只看指数,而是会看收藏相关的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综合信息,而且会更关注现场,在拍卖现场,争抢度高的作品我会关注得多一些。我在买作品的时候只是看自己是不是喜欢,作品本身是不是好,是不是名家杰作,指数对我来说是没有作用的。

我只希望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数据,为收藏提供参考。对于指数反映的市场是涨了还是跌了,我并不关心。指数可以提供作品价格变化的参数,对于我们藏家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对投资的人来说,作用也许会比较大,因为他们要考虑收益。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