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耀州窑折枝牡丹纹碗母范
0条评论 2013-11-06 11:17:51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高次若

宋代耀州窑折枝牡丹纹碗母范

宋代耀州窑折枝牡丹纹碗母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相继在铜川黄堡镇宋代耀州窑遗址上发掘出了一大批制作瓷器的母范,这件折枝牡丹纹碗母范是众多瓷范残片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标本,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范高8厘米,口径23.3厘米;外壁弦纹数周,内壁有弦纹一周,弦纹以下至底部刻有折枝牡丹纹样,两只蝴蝶飞扑在花蕾之上。

宋代的耀瓷在国内外销售市场非常广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勤劳智慧的陶瓷匠工们,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产量上下功夫,创造和总结了一套精湛的制瓷工艺技术,发明了与其刻花手法风格相同的模压印花新工艺,使模印技术有了创新和发展。此种印花工艺是先采用刻花手法制作出印花范模具(又称母范),然后翻制出印花范,再将与之造型相同的器物坯件扣在印花范具上印出纹样,修饰后施釉烧成。虽然印花工艺是由刻花工艺发展而来,但并不是刻花工艺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它的一种改进和发展。新的模压印花工艺制作简捷、方便、快速,纹样图案华美富有变化,而且寓意丰富。这件母范上的折枝牡丹叶茂花繁、生机盎然,蝴蝶飞扑在花蕾之上,象征着富贵和美好生活。

刻花多见于碗、瓶、罐、壶、钵等类器物的外壁,刻花刀锋流畅,层次分明,是北宋耀州窑颇具代表性的独特装饰手法。宋代中期以后,范模印花工艺在耀州窑特别盛行。这一时期的产品,以印花青瓷为主体,因此,制作的印花范模种类和纹饰都很多,有刀刻阴纹范、刀刻阳纹范,正刻后用以翻模的母范,用母范翻印的印花范、戳印范等。

1987年冬,铜川市电瓷厂在基建中出土了一批宋代晚期的印花青瓷小碗,碗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都是喇叭口、斜直腹、小圈足,内壁的花纹有折枝牡丹纹、连环牡丹纹,部分还带有“大观”、“政和”、“熙宁”、“长命”等款识。这种现象说明宋代耀州窑已有专门生产这种刻花碗的专业作坊。

这件折枝牡丹纹母范的内壁规整光滑,并刻划有花纹,因范内壁的花纹是阴刻线,模印出的花纹就为凸起的阳线,看起来具有贴花装饰的浮雕效果。纹样的轮廓线凸起,但无刀刻痕,牡丹的花脉叶筋均为凸起的阳刻工艺,两侧无刻划痕。母范标本的刻制法则与此相反,花纹刻于凸面,线外有深而宽的斜向刀痕,细部的点、线都用尖细工具刻划成阳文,与内范的纹样正好吻合,这证实了耀州窑的工匠在制造印花器内范时确已采用了翻模复制的新工艺。这件折枝牡丹纹碗母范具有北宋中期器范的鲜明特征,说明耀州窑在北宋中期即已采用了这种先进工艺。新的模压印花工艺制作简捷、方便、快速,纹样图案华美富有变化,而且寓意丰富。这件母范上的折枝牡丹叶茂花繁、生机盎然,蝴蝶飞扑在花蕾之上,象征着富贵和美好生活。

宋代中期开始,印花工艺在耀瓷中占重要位置,对印花器范的需求量大增。母范的发现,说明耀州窑的工匠们在制造印花器范时,采用了翻模复制的先进新工艺,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增加产量创造了条件。这应是耀州窑在北宋中期以后迅速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耀州窑系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