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为什么就这样红
0条评论 2013-11-20 10:04:22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姜跃进

\

\

三年前和朋友相聚在一起品茶聊天,一位“80后”文玩朋友跟我显摆他自己DIY的多宝串。这“宝”都有啥?南红、松石、蜜蜡、青金石、天河石、砗磲、红珊瑚……您甭说,这些珠子“乱搭”在菩提子上还真挺好看。特别让我感到新奇的是,有的南红、蜜蜡上还雕刻着机器猫!真是让人感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原来传统的文玩物件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更多时尚可爱的感觉,也从此多了个新身份——“首饰配件”。

一提到南红,很多朋友估计都觉得老里老气的不够时尚。实际上,近年来随着菩提、蜜蜡越来越受到藏友喜爱,南红凭着本身的质地、颜色晋升为最“红”配饰。雕刻小螃蟹、亲嘴鱼甚至Hello Kitty的南红挂件摆件,样子时尚可爱。同时,其本身又有收藏价值,吸引了不少“80后”甚至“90后”藏友。

了解南红的历史要从藏传南红开始,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而走上藏传佛教的历史舞台,在甘孜州东谷寺藏元代经卷中,将南红玛瑙说明为“天龙八部中厉鬼之血”,佩戴它可以避“龙难”,因此南红玛瑙与红珊瑚并列为藏七宝,西藏有一句话叫做“南红不红,一生受穷”。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藏民会戴上珊瑚、南红,这代表着鸿运,寓意所有的好事都加持在身上,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而在清朝时,由于雍正对藏传佛教的喜爱,南红也伴随着藏文化进入到清廷中,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红玛瑙质地细腻,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在清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所以老南红玛瑙价格急剧上升。南红玛瑙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的人认为它有特殊的功效。佛家七宝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即是南红玛瑙。其特性鉴定要点就是把南红玛瑙贴近强光,对着强光看,能够看出南红玛瑙的红色是由无数个朱砂点聚集形成的红色,这个特点是其他玛瑙所不具备的,而非常红的南红玛瑙是光打不透的,此鉴定方法不适用。随着地质勘探的发展和新的矿脉被发现,市面上的南红玛瑙主要为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的新矿。

南红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地质演变,相对这个年龄来说,南红都是老料,无所谓新料、老料之分。但是,如果按照材质开采的时间划分,确有新老之别。但是这种新老之别指同一矿床、同一坑口出产的南红材料。而且同一坑口发掘的新老材料从其材质本体而言,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本质差异。有些爱好者所说的新老之分很大程度上是将历史上的南红器物在人们把玩或者材料表面长期氧化的状态作为判断老料的标志,这实际并没有太大意义。新老坑料在其他玉石收藏中有这样的说法,但都是在同一产地的材料,发掘顺序和料性差别进行分类的一种说法。虽不好量化,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同一产地的材料发掘顺序的不同,采掘出来的材料稳定性、美观度、物理性有可能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玩家将有这样情况的坑口料,人为地分为老坑料、新坑料。但是在南红的收藏中,将云南料称为老料,把川料称之为新料,这种不同地域先后出产的南红料,不管其发现早晚,没有新老的对比性,也没必要对比。只有同一坑口出产的南红材料,由于其出产的时间早晚才有新老料之说。因此将云南料、川料对比而称之为老料、老坑料和新料、新坑料,明显有悖于行内以往新老划分的习惯。

最初有书记载南红是在《徐霞客游记》里,在这本书的滇游日记十一中记载:“从庐西下坡峡中,一里转北,下临峡流,上多危崖,藤树倒置,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有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精莹坚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其拳大而坚者,价每斤二钱。更碎而次者,每斤一钱而已。”其后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中对南红也有谈及,“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从这些文字不难看出,明代人对南红玛瑙颇为推崇。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