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融2013年秋拍:从现代到当代—绘画形式的演变
0条评论 2013-11-22 11:01:1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11 何多苓 克里斯汀娜以后的世界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10

 何多苓 克里斯汀娜以后的世界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10

“从现代到当代—绘画形式的演变”专场作为北京艺融拍卖的品牌专场,在本次球拍中推出了68件精品,将于11月28日晚举槌,地点为北京亚洲大酒店。

从“寻源”到“多元”—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之路

从“寻源”到“多元”,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新鲜的“好声音”。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我们依旧能从前卫批判的观念中获得对社会的认知和人生的力量,如同“摇滚乐”一般震撼人心;我们也能够在具象表现艺术中观看古典与当代的交织,仿佛在“轻音乐”中聆听视觉的愉悦;如果男性的声音太过粗犷,那么女性艺术对情感细腻的吟唱又会让我们回想起“女人花”的摇曳与柔美;如果西方的唱腔让你心烦意乱,那么当代水墨艺术谱写的“中国风”也许会你在优雅古逸的曲风中感悟当下……所以,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真实反映,只有那些着力表现中国变化,反映中国现实并呈现中国精神气质差异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才能引发更积极的关注与更丰富的解读,才能赢得世人的普遍尊敬,自己掌握未来的命运。

司徒立 九溪玫瑰园写生 布面油画 130×200cm 2013

司徒立 九溪玫瑰园写生 布面油画 130×200cm 2013

执着与蜕变—当代艺术的中国方式

“中国方式”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理论话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 90 年代栗宪庭的艺术杂谈中,用以概括他在当时所推出的“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等极具中国社会特点的艺术潮流。“中国方式”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都在不断的完善,并在目前形成了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且相互促进的局面。何多苓的绘画,是用诗化的表达方式,将人类孤独的灵魂解放出来,2010年,何多苓创作了一幅《克里斯蒂娜以后的世界》,带着薄雾的清晨,阳光斜射,穿过画面。原画中瘫痪的女主人公在地上爬起,画面充满了压抑感。新作品则改成一个的完全脱离地面、站起来的少女身影,画中充满了明快的光线。此外,何多苓的《宝贝》和《女性肖像之四》将一同亮相。周春芽有着不同寻常的迷人艺术风格,此次推出的作品《花》为周春芽创作于2003年,是“植物”系列中的一件作品。

中国美院与具象表现绘画

“具象表现绘画”之谓,最初由法国艺评家让.克莱尔于1975年策展时提出,用以指称欧洲一批“画家中的画家”。而司徒立除了拥有卓越的艺术实践之外,又将绘画放至大文化背景之中,整理出一系列具象表现绘画的观点和方法。具象表现,在司徒立的笔下,演绎为物象作为观看的平台而非始终,作者的观看和受众的观看变得同步重要。其2013年的新作《九溪玫瑰园写生》即是如此。而从2003年开始,许江开始从宏大激越的历史画卷中抽身,回返到一种更加日常、安宁地画境之中,逐渐创作了一系列水墨淋漓的纸上作品。这幅创作于2011年的《四季吟-12》便是许江的水墨画的代表作。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