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2013秋拍倾献“苦乐斋”藏画专场
0条评论 2013-11-26 14:37: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匡时2013秋拍倾献“苦乐斋”藏画专场

傅抱石 (1904-1965) 井冈山黄洋界  【“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纸本立轴 1965年作
89×48cm

出版:

1.《傅抱石年谱》P30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全集》(五)P268,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

3.《傅抱石年谱》P47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4.《苦乐斋藏画选》P7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著录:《傅抱石年谱》P30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圣地,1963年傅抱石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视察江西,11月抵达井冈山地区写生,返回南京后创作了数幅井冈山题材的作品,此幅《井冈山》就是其中之一。傅抱石此作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山地风貌。作品中笔墨沉稳,厚重苍茫,群山无语,云水奔流,似乎见证了当年革命的艰苦卓绝。画面右侧绘一高耸的大树,其下有游人驻足远望,画面左侧为连绵的群山,全画在混元合一的氛围中传达出一种浓郁的诗意追求。

匡时2013秋拍倾献“苦乐斋”藏画专场

吴昌硕(1844-1927)   岁朝清供【“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纸本立轴 1912年作
151.5×79.5cm

出版:

1.《吴昌硕作品集》P5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2.《吴昌硕书画集》P159,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3.《吴昌硕书画集》P179,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

4.《苦乐斋藏画选》(上)P1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岁朝清供》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高颈古瓶中的一枝红梅,纷披的佛手和蔬果,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设色也恰到好处,用墨浓淡相宜,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匡时2013秋拍倾献“苦乐斋”藏画专场

傅抱石(1904-1965) 满江红  【“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纸本镜心 1962年作
38×27cm

出版:

1.《名家翰墨•上古衣冠》P42,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2.《傅抱石大典》P279,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

3.《傅抱石年谱》第25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傅抱石全集》(第四卷)P285,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5.《苦乐斋藏画选》(上)P6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6.《傅抱石年谱》(增订本)P39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著录:《傅抱石年谱》P25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满江红》是傅抱石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宣传而创作的题材之一。此幅为1962年春旧题新画的作品。这件借古喻今之作,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方寸之间,义豪云天。人物以线勾勒轮廓,形成冷暖对比,大面积的红色背景渲染粼粼波涛,突出了前景中正拔剑在手的岳飞。“凭栏”之下,露出片片招展的红旗,与画面上方的“满江红”遥相呼应,充满强烈的革命象征色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此画由一位香港著名收藏家珍藏,谢稚柳先生1981年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与夫人赴港讲学,在港时,曾应邀鉴赏,并钤“稚柳”一印以为心赏。

匡时2013秋拍倾献“苦乐斋”藏画专场

刘旦宅(1931-2011) 红楼梦人物集  【“苦乐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
纸本册页(四十开)
19.5×13.5 cm×40

出 版:

1.《石头记人物画》(40开全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2.《苦乐斋藏画选》(下)P210-23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备 注:周汝昌对题。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

刘旦宅《红楼梦人物集》珍稀亮相,刘旦宅红楼人物画稿不仅见于出版、见于邮票,亦见于烟标,甚至见于瓯绣。1981年邮政部发行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即为刘旦宅先生画稿。此帧刘旦宅的《红楼梦人物集》册页,分《梦影钗光集》和《红奴小影录》两册,人物描绘精绝,绘面虽小,但喜、怒、哀、怨之情却跃然纸上。环境布置简洁典型,寥寥数笔,人物性格即心领神会。难得的是每幅图配有“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所作的题赞诗。四十位画中人物,每人配写一首诗,语句凝练而有原著底蕴,亦有可观。

苦乐斋专场件件精妙,属画家倾力之作。也感谢斋主人的随缘割爱,希望这些精品佳能为更多人所知,散发愈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