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2013秋拍:全面呈现学院经典与写实力作
0条评论 2013-11-27 10:43:4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陈丹青(b.1953) 央美温州四人帮

陈丹青(b.1953) 央美温州四人帮
2010年 布面油画
92×138 cm  RMB 1,500,000-2,000,000
签名: 陈丹青 2010

展览:

1.陈丹青—归国十年展,中国油画院,北京,2010年

2.林旭东、陈丹青、韩辛—四十年的故事,中国油画院、江西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北京、江西、上海、苏州,2011年、2012年、2013年

3.面对面—中荷肖像画联展,今日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深圳,2013年

出版: 《陈丹青 归国十年 油画速写2000-201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176-179

中国经典写实作品一直以其或细腻、或典雅、或真实、或诗意的风格而被广大藏家所喜爱珍藏。在北京匡时2013秋季拍卖会中,油画雕塑部特专门设立“致敬——学院经典与写实”单元,并继续延续稀缺、珍贵、精美、杰出的理念,征集到诸多精品珍品,以期尽力为藏家呈现出中国当代写实作品的多元面貌,以飨艺宴。

学院,回归绘画的本质

在学院领域,特呈现陈丹青创作于2010年的《央美温州四人帮》,陈丹青的作品总有一种与当下趋势所不入的间离感,早在塑造革命与符号化的宣传年代,陈丹青就一反当时呆板的既定印象,转而去描绘深沉而厚重的文化载体。回国后,眼见着如今的世界,又是另一番对“当代”崇拜的激昂凯歌,他却回身一转,重新绘就被遗忘了的肖像人体,静物写生。与其说这个转身是一种自省的回归,更不如说是一种骄傲与自信,自信于对艺术的专注与真实,骄傲于对信仰的了无挂碍。《央美温州四人帮》作是陈丹青归国十年后,重新回归肖像人体的代表作之一。这种如早期初学油画时专注,最能体现艺术家本人的功底和心态,其质朴的笔触,朴实的对象,仿佛又再次回到那个西藏组画的年代。

石良(b.1963) 心门 共2幅

石良(b.1963) 心门 共2幅

石良(b.1963) 心门 共2幅
2013年 布面油画 不锈钢装置
255×190×160cm RMB 3,800,000-5,800,000

展览:

1.中国写实画派九周年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3年11月

2.中国油画院院展,中国油画院,北京,2013年12月

出版:

1.《中国创新书画艺术家》文化艺术产业促进会,2013年11月出版

2.《新视觉》河北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3.《享悦艺术》封面,2013年11月出版

4.《艺术汇》封底,2013年11月出版

5.《库艺术》2013年11月出版

石良的《心门》则将油画以装置的方法,和空间产生一种辩证的关系。《心门》是石良10年来最有代表性最有标志性的一组作品,由两幅油画构成,意指“心脏的门”。其实他是要把这两幅油画装在一个门里,这个门像一个装置,自动打开,又关上。同时这个不锈钢的门就像一个镜面,既可以折射画面里边的人物,又让观看者在看画的时候,观者的形象也会在不锈钢的门里面反映出来。如果《心门》挂在墙上,观者可能只是解读一幅画,而通过这种油画装置的方式,石良希望既让观看者看到是一件纯粹的绘画作品,并能通过装置的展览形式进入到另一个层面中感悟。和观众产生关系,甚至通过作品看到自己,画面中反应的疑问,既是艺术家的,也是观众和社会的。

写实,重省内在的价值

杨飞云(b.1954) 唐韵

杨飞云(b.1954) 唐韵
2010年 布面油画
180×150 cm RMB 7,500,000-8,500,000
签名:飞云 2010

展览: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1年

出版:《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2011》,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P32

来源:原藏家得自艺术家本人

在写实单元的征集中,特为藏家呈现杨飞云大尺幅古典力作《唐韵》,在杨飞云看来,“古典精神与古典样式是两个概念。样式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不会死亡,古典精神是追求永恒的精神价值。”古典精神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性,在当下,古典精神给予我们一种反思的警惕性,让我们重看现状,寻找“古典”应该有的合理位置。创作于2010年的《唐韵》是对这种古典式精神的坚守与传递。画面中的少女恣意的横卧在欧式的红沙发之上,颇显自然。少女所卧的沙发,曾在杨飞云2007年所做的《红》中也有出现,此时的红色,与之前相比,少了一份热烈,多了一丝温润之气。少女下方的衬布与靠垫,在调节空间关系的同时,更凸显出少女身体的温润如玉。背景中是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其雍容富贵之气脱颖而出。

艾轩(b.1947) 荒谷

艾轩(b.1947) 荒谷
2007年 布面油画
80×80 cm  RMB 1,800,000-2,200,000
签名:艾轩 Ai xuan 2007

出版:《中国当代油画名家》,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图版NO.114

而在艾轩的作品《荒谷》中,怀抱孩童的女子尽管衣着泥泞,却依旧能从其脸庞与目光中,读到在高原雪山所特有的纯洁与清澈。怀抱中的孩童恣意的睡姿,似在甜蜜的梦中,是在亲人怀中,最无所顾忌的安全与纯粹。而女子身旁的小狗,则忠贞的担负着守护的角色,在雪地之上,坚守着不变的岗位。艾轩作品里的藏族小孩和冰雪覆盖的山川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心理形象一种对寂静的倾听、对空灵的感悟所形成的在精神里感觉到变异的形象。那些皮袄的褶皱、雪地里褐色的枯草可以说是最自然主义的描写。

重要藏家私人典藏

詹建俊(b.1931) 人体•思

詹建俊(b.1931) 人体•思
1980年 布面油画
99×92cm RMB 1,000,000-1,500,000

背签:《思》 100×93cm 1980年作 詹建俊

出版:

1.《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人体习作选》,漓江出版社,1986年,P2

2.《汇通典藏-油画•雕塑》,观复精品,2012年,P102

朱乃正(1935 - 2013) 大风歌

朱乃正(1935 - 2013) 大风歌
1997年 布面油画
89×106.5cm RMB 600,000-800,000
签名:朱乃正 1997

出版:《汇通典藏-油画•雕塑》,观复精品,2012年,P110

除此之外,此次学院经典与写实单元特推出“汇通典藏——重要私人收藏”板块,精彩的呈现出十余年来,中国写实油画的精彩纷呈。如詹建俊的《人体•思》画面以宁静黑色为底,塑造一片古典式的浪漫氛围。而画面的女子恬静、优雅,彰显着一种古典式的知性魅力。詹建俊的油画艺术就属于深层的融合。而在朱乃正的《大风歌》中,皑皑雪山之间,一只雄鹰划过,若有天地造化之境,气韵生动出自随手之间。第一眼看上去,这仿佛如汹涌的大海,波涛汹涌,浑厚而结实。在纷繁的世界之外,这里是最后一片神圣的净土,在湛蓝的晴空之下,唱一首信仰的赞歌。

此外还有罗中立的《绣花女孩》、刘溢的《捕蝶》、冷军的《空姐》、郭北平的《快乐时光》、庞茂琨的《迷离者之四》、王少伦的《出路》、沈嘉蔚的《在河之洲》等众多学院写实之佳作,也将于即将到来的2013匡时秋拍与广大藏家见面。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