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迅文化奖“年度艺术作品”提名名单
0条评论 2013-12-06 15:39:18 来源:搜狐文化 

《新女性》

《新女性》

作者:杨福东

类型:影像装置

《新女性》是杨福东的五屏影像装置新作,作为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厅的特邀项目。作品灵感来自老上海20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氛围,这个时期在很多中国著名电影中都有涉猎(“两岸三地百年中国电影光华”中也有多部相关影片),并且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特别是电影导演之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作品通过人体展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交融,展示了东方和西方交汇融合之典范的上海,探索了中国百年寻求现代化的历程中的女性和对于女性的认识。

《消失的山丘》

《消失的山丘》

作者:何倩彤

类型:绘画

何倩彤香港一位80后的女性艺术家,她善于玩弄语言的发音,也着重对细节的描绘与关注。著名策展人John Batten形容何倩彤是一位“渴望知识、散发出对高尚或大众品味同等的喜爱、对细节有着特殊的眼光,以及用幽默、苛刻的态度来评论人、地、时或状况”的女子。这个从她一直偏爱的绘画媒材中可窥一二。 何倩彤喜欢用铅笔作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铅笔不起眼地像是我们的儿时遗物。Brian Selznick创作的畅销绘本小书《雨果的秘密》(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2007)最近被搬上荧幕,电影的开头就是以一连串铅笔画开始,搭配着雨果这个发现电影的小孤儿的旁白。在何倩彤的作品中,我们亦能找到这种天真烂漫。像是她的作品《给森田一只鸟》,画面中一个小男孩在哭泣,画面的左上方有一只手放飞一只小鸟,顿时让悲伤的画面多了一分温柔。记得曾经看过当年智海在《黄巴士》工作,麦家碧说他画画缺乏对小朋友的温柔:当你画中的人在哭泣,你怎可以不画只小鸟去陪他。这种温暖的温柔,在何倩彤的画中,找到了。

刘小东在和田

“刘小东在和田”(《东》、《南》、《西》、《北》)

作者:刘小东

类型:绘画

过去几十年间,新疆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有了快速的扩展,新疆拥有中国最为丰富的文化图景。此外,新疆的经济生活已经变得空前活跃,对艺术和文化创造者来说无疑是一片沃土。正是在这种地方,艺术的发挥空间很广阔,具有了影响现实的能力。而艺术家刘小东就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独特、低调但又完全中肯的方式应对这一问题。他没有直接探讨和表现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事件以及其它明显的场景,而是深入到新疆和田地区挖玉工人阶层的普通生活和环境中,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记录采玉工生活的计划。 2012年6月22日,他与一支工作小团队搬进新疆和田地区,在玉龙喀什河的河套旁搭起了临时工作棚,7月5日正式开始画第一幅画,并使用素描、日记、油画和摄影等手法,展开这一漫长的艺术项目。 刘小东之所以要选择新疆和田,他说是自己看中了新疆挖玉人的形象,还有玉龙喀什河河套被反复挖掘的苍凉感。在他看来,和田是一个能挖出很多素材的地方,包括和田产玉的经济链以及通过和田玉同内地发生的经济关系,还有民俗、新疆的历史、屯垦等等。 为了使该绘画项目的内容更为完整充分,这次活动的策展人侯瀚如与欧宁还启动了一个与绘画项目平行的复杂项目,其中包括现场研究、历史研究和巡展、电影放映、作品研讨会和在线出版物等,开展由当地历史学家、音乐家、工匠和其他人士参加的自由表达研究项目,通过“刘小东在和田”这个活动,邀请不同领域的人来新疆调研、开研讨会,为更好地理解新疆提供跨学科的支持。

编辑:文凌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