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大盘点:2013十大文化关键词
0条评论 2013-12-12 10:12:50 来源:海南日报  

大黄鸭

5月,一只巨型黄色橡皮鸭出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无数人前去围观并合影,刘德华、彭浩翔、杜汶泽、余文乐等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亲自到现场合影留念,导演彭浩翔更是带着演员穿上飞虎战衣配枪支持。据悉有超过30万人奔赴维多利亚港看这只“鸭子”。

作为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赠礼,由霍夫曼为北京量身定制的18米高“大黄鸭”9月6日至9月23日首秀园博园,9月26日至10月26日移至颐和园。据介绍,大黄鸭在京展出期间,其所在地园博园及颐和园,包括门票、衍生品售卖、餐饮、游船在内的相关收入可分别过亿,总收入超两亿元人民币。同时,各地游客涌入北京近距离接触大黄鸭的背后,也为衍生品售卖、餐饮、住宿、交通等周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大黄鸭”受热捧,其衍生品“小黄鸭”在北京也进入热卖模式。原计划第一批上市的3万只小黄鸭在国庆期间已基本售罄,其后加订2万只也全部售空。据统计,多项衍生品的售卖至少带来近700万元的进账。

怀旧也好,逆袭也罢,说到底,大黄鸭能够在世界各地行走,靠的是强大的市场支撑。做工粗糙、屡出状况的大黄鸭实在谈不上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但是文化意义的赋予和商业化的操作手法,唤起了大众的从众心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抵制者,杭州和台北就对大黄鸭说“不”。

点评:“大黄鸭”的灵感来自于发生在1992年的一次海上意外。一艘从中国驶往美国的货轮途中遭遇风暴,船上一个装有2.9万只浴盆玩具的货柜落海,大量的黄色小鸭子玩具从此在海上随波逐流长达15年,分别到达英美等国家。

从低附加值的廉价玩具到以艺术贵族的姿态接受无数人的朝拜,大黄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被赋予了怀旧等人类共同的情感文化,我们有那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如何挖掘其价值,值得国人深思。

写史

5月2日,“明星学者”易中天在博客上发布长篇文章,宣布自己要用五年到六年时间,重写中华史,引发热议。在博文中,易中天写道,“2012年3月,《易中天中华史》方案启动,策划和预备期长达一年。它的出版,则是一个‘五年计划’。我们的设想,从2013年5月起,每季两卷与读者见面,至2018年出齐36卷。”此消息一出,成为当天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据出版方介绍,在《易中天中华史》中,易中天将从中华文明的神话人物写起,以全球视角,为读者详细讲述3700年的中华正史。关于中华历史,有数以万计的教科书和通俗读物。在博文中,易中天坦露了自己重写“中华史”的初衷,“建立文化系统,找到人生坐标,实现身份认同。我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弄清楚这些问题:什么是中华?什么是中华文明?”

目前该书的前六卷《祖先》《国家》《奠基者》《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已经上市。有评论认为,《易中天中华史》的市场气息浓厚,它们的学术味道却很清淡,它们的历史知识未必扎实,它们的结构和语言太像一部大型纪录片的脚本。甚至有媒体称,如果把《易中天中华史》看作一部《我们的故事:中国》,那么整部作品的定位和相关人员的功能就更加清晰:它是一部体现主流史观的通俗“纪录片”,易中天就相当于一位总撰稿。

点评:作为一门十分考究的科学,历史著作的写作是有自身规律的,严肃和严谨是两个绕不开的基本要求,易中天的行为有点像歌手,起了一个美声的“范儿”,结果却岔到民谣的路子上去了。而且有消息指易中天自己并不动笔,全是靠枪手代笔,这也和对口型假唱没啥区别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易中天重写中华史,就是一场明星秀。

在图书市场,商品指数高于文化品位已经是心照不宣的行业“潜规则”,但是把消费的领域扩大到煌煌5000年中华史,真的是让任何对文化有敬畏有期待的人们所无法接受。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