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雅贿”:高雅的“糖衣炮弹”
0条评论 2014-01-14 15:20:10 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陈鲁民

\

吴思在《潜规则》书中写道:清末,京城“雅贿”之风极盛,琉璃厂多数古玩店已沦为“雅贿”掮客,官员们把自家文物放在古玩店代售,送礼者掏大价钱买了再送给官员,大把黄金白银就源源不断地通过古玩店流进官员腰包。

薛福成在《庸庵笔记》记:和珅家的玉如意就有200多把,比皇宫里的还多,他家的珊瑚比宫里的尺寸还大,他的有些名画连乾隆都没见过,皆为受贿所得。

在郭高升、原海友的《孙殿英》里,民国时的盗墓大贼孙殿英,也是“雅贿”高手,他就是遍送珍宝古玩给政府大员,获取高层庇护,使其动用军队盗挖清东陵的滔天之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雅贿”虽然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也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近日,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中箭落马,他倒台的主要原因是其受贿了大量玉石,既有玉石原料,也有珍贵玉器,占其受贿总额八成,其中一次就收下总价350万元的玉石。除了玉石,他还收字画,专案组从其家搜出受贿字画有90幅之多。(1月7日新华网)而在先前已结案的贪官慕绥新家里,受贿的玉石雕琢的龙、凤、马、麒麟等收藏品塞满了一个屋子;李真受贿所得的收藏品及珍贵物品拍卖会曾轰动全国,计有名人字画65幅、翡翠玉雕48件、工艺制品95件;文强受贿所得36件现代工艺品、9件文物和69幅字画,样样价值不菲。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赖昌星也总结说:“不怕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赖昌星这句名言,可谓是对官员进行“雅贿”最简明扼要的理论根据。

“雅贿”,除了送古玩、字画、玉石外,还有很多花样。譬如送学位,官员无须读书,不去上课,就能轻松戴上硕士帽、博士帽;送著作,把自己的文章、著作署上官员名字发表,令官员们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送职称,不经评选,无须申报,想方设法送给官员教授、博导虚名,令其脸上有光;送头衔,变通花样,请官员担任各种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为其延誉张目;送润笔,哪怕官员字写得再难看,也要竞相请其题字、题词,然后送上不菲润笔;送书款,官员出书,不管是否对口,有无用处,一口气买上几百本、上千本……这些五花八门的“雅贿”,虽多不直接与赤裸裸的送钱画等号,但其中深意与油水,行贿与受贿双方都心知肚明。表面看起来,行贿者一本正经,受贿者道貌岸然,暗中交易却丝毫不差,投桃报李的潜规则一点也不耽误。

“雅贿”与其他贿赂手段相比,带来的损失与恶劣影响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也确实如此,以倪发科为例,他收受大量的玉器、书画,也将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沦为了替他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为了行贿人公司的发展,倪发科和其一起跑环评、项目审批手续,为该公司挪用国家下达的保障房用地指标,帮助其以低价购买铁矿探矿权,等等,让行贿人获取了巨额不法利益,也让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巨大伤害。

玉石、书画等,本身是陶冶情操之物;著作、学位等,则是科学文化的象征,不意也被龌蹉小人卷入贪贿交易的泥淖,成为无耻之徒们攻城略地的糖衣炮弹,委实是亵渎神圣,玷污高雅,不能不令人对其倍加痛恨。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依法严惩,毫不姑息,不论是“雅贿”,还是钱贿、色贿,都要坚决打击,除恶务尽,以刹住腐败现象蔓延之势,还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清平世界。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