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T深圳馆推出开年大展:回顾当代艺术的社会“回响”
0条评论 2014-01-22 10:44:42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梁瑛

OCAT深圳馆“新作展一”的平行展之一——诗人和作家王炜、申舶良策划的“各种未来”上的展品。(

OCAT深圳馆“新作展一”的平行展之一——诗人和作家王炜、申舶良策划的“各种未来”上的展品。

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

据悉,“新作展一”是OCAT深圳馆于2014年初开启的年度常设项目的第一期,考察和观看的是现在和过去。新作不仅仅指涉当代艺术领域中前沿的创作和思考,也是对于过去的工作展开重新发现和再次讨论。本次展览的主展以“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为主题,选取1949年以来的20余组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内容跨越影像、戏剧、行为、油画、美术理论研究等不同领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呈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之主题,重新思考艺术创作和社会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不乏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字,如董希文、林兆华、冯小刚,这些作品以编年史的形式出现,为观众带来一部生动的当代艺术史。策展人卢迎华在策展前言中所说:“将考察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维度拓宽至1976年以前,回溯至1949年前后,把艺术放在一个与思想史平行的轨道中,也把艺术的进程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置在一起来观看,会得出许多耐人寻味的结论。”

“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名字虽然拗口,内容却饶有趣味。策展人选取的20余组作品内容丰富,其中既有艺术家新的创作,也有一些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作品、论述和思考,同时也有对这些艺术实践的理论分析。既有观众非常熟悉的作品,如冯小刚的首部作品——十集电视剧《一地鸡毛》、林兆华的首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董希文的油画、吴印咸的摄影;也有让人们感到吃惊的作品,比如曾经被王鲁炎收藏的上世纪80年代油画、谢南星被称为“画布印刷”的新实验、王兵的纪录片《原油》等。既有最新的艺术作品,如年轻艺术家的一张未完成的画《无题》、老艺术家余友涵创作于2013年的沂蒙山风景画;也有陈年的历史文献,如“第六届全国美展的名单、部分作品幻灯片和珠海会议的组织架构和参加艺术家名单”、1954年到1966年的《美术》杂志封面等。策展人运用了考古学中呈现考古挖掘的方法,用号码来编排每个展出的艺术家或者事件,使作品和文献呈现出一种未被解读的多义的可能性。

两个平行展与多角度活动

“新作展一”的第二部分呈现了三位年轻的策展人和批评家近两年内的两项研究和艺术考察计划,作为主题展的两个平行展览出现。第一个平行展是诗人和作家王炜、申舶良策划的“各种未来”。第二个平行展是苏伟策划的“让现代性继续:沉浸、等待、理想主义”。这三个展览从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时间段中来考察和叙述在中国艺术和思想现代化进程的轨迹。

此次活动将延续到2014年4月12日。“新作展一”第三部分就是在展览展出的四个月期间,围绕展览的三个主题组织的一系列的主题演讲、对话和诗歌朗诵会。主办方将邀请艺术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家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演讲和讨论。

OCAT深圳馆在2014年1月17日邀请了艺术家谢南星进行“第二顿鞭子之后”主题演讲。此前,荷兰策展人玛丽安娜·布劳娃已经进行了“新作展一”的首场讲座“重新认识绘画以外的中国艺术”。1997年,由她策划的“另一个长征”展览,是首次在中国以外呈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概念艺术与装置艺术的展览,展出包括顾德新、李永斌、周铁海等人的作品。展览期间,想要了解具体的演讲安排,观众可以关注OCAT深圳馆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