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岑《粉彩雄鸡图》瓷板画赏析
0条评论 2014-01-22 11:24:22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笙清

\

晚清至民国时期,在享誉世界的“瓷都”景德镇,活跃着一批民间粉彩和瓷画艺术家,主要以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等人为代表,号称“珠山八友”。他们在继承景德镇御窑陶瓷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兼容西方绘画风格,推陈出新,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年龄最小的刘雨岑成名较早,二十几岁即跨入名家行列。他在前人立粉洗染法的基础上创造的“水点桃花”技法,对景德镇陶瓷粉彩艺术的推进产生了极大影响,终成一代名家。

刘雨岑(1904—1969),原名玉成,后改名雨岑,安徽太平人,寄居江西鄱阳。其师潘匋宇为清末民初彩瓷名家,尤擅粉彩,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妙绝伦。潘匋宇一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画瓷弟子,“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程意亭也出自他的门下。刘雨岑传世的瓷板画很多,尤以画花鸟素材著称,大都大气风雅,格调清新,这件《粉彩雄鸡图》瓷板画(见图),就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该瓷板画长65厘米,宽18厘米;主题纹饰为苍松翠柏之下,五只雄鸡觅食的自然情状。作者利用瓷板的长方形,中部以上为两株高耸的老松,一明一暗互为映衬,遒劲的枝干鲜活有力,笔力顿挫,以中锋点染树苔,使树身更显苍劲挺拔。绿黄纷披的枝叶深浅、枯湿生动而富于变化,很好地烘托了画面的意境。中部以下,只见五只雄鸡鸡冠高耸,体态壮硕,正漫步于树下草丛之中,或扭颈窃窃私语,或低头专注觅食,或争相抢食,恬静嬉闹,顾盼生姿各具其态,相处融洽,将雄鸡的自然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旁围栏静立,花卉盛开,风吹草动,自然和谐,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画上题诗:“生平未肯轻言语,一喔千门万户开”,道出了雄鸡的天然特性。观画上款识,此画应为1940年(庚辰)夏天所绘,为刘雨岑中年时期的作品。在坚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作画,充分运用粉彩彩料,显示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艺术功力。

整个画面构思精巧活泼,不落俗套,以四季常青的松柏与充满阳刚之气的雄鸡对应,生气盎然,立意高远。设色秀雅清新,点染明净艳丽,松树、枝叶、花卉、草丛色彩浓淡兼施,对比鲜明,给人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尤其是五只雄鸡毛色各异,较好地把握了粉彩料色的肌理变化,使之质感真实而细微生动,各具风貌,神采奕奕。一应景物安排疏密有度,布局合理,情趣横生。作者用笔细腻,兼工代写,笔墨纤秀灵动,写意纷然而不刻板。落款书法为行书,结体平稳,意度雍容,书风雅逸,酣畅淋漓,与画面景物相映成趣。

目前,瓷板画的收藏蔚然成风,刘雨岑的瓷板画更是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以致出现不少仿品。这也从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刘雨岑的瓷板画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