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岳敏君《重叠系列》,油画,2012;(右)《角色》,油画,2011
岳敏君在澳门艺术博物馆最新的展览“偶像制造”(“Neo-Idolatry”),可能无法满足一群满心期待着被一片粉红色所包围的观众:在国际艺术界中拥有非常高辨识度的“大笑人”,只占全部展品的一半。没有过多斟酙于这个已被讨论多时的面部表情,这个展览尝试透过检视岳敏君一系列风格迥异的近作而作出对“偶像”的批判 。
例如 《角色》(2011),就是一个尖刻的自我嘲弄。并列在波普艺术的玛丽莲·梦露、孙悟空和漫画英雄蝙蝠侠之中,位于油画正中间的粉红色大笑人成为又一个偶像与商品,屈从于消费主义。作为现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岳敏君清楚地知道他在制造偶像,但同时也抱着怀疑的态度。
的确,在《重叠系列》(2012)中,岳敏君决意把大笑人,以及丁丁、骷髅头和其他中国卡通角色等受欢迎人物的面容毁掉。画作的表面经过相互印压,然后旋转。这些本来具威力的标志人物变成一对对被弄污的肖像画,每一幅都赫然呈现出模煳的双重影象。魔力被粉碎了。
此外,在丙烯作品《表皮》(2013)系列中,烧焦的呆滞人类面庞布满了藤蔓状的线条。在庄重的泪眼朦胧之下,这张脸孔表达出一种困顿而无力的枯萎的存在状态。甚至中国当代艺术的著名人物,比如艾未未,徐冰,和批评家栗宪庭的面孔也在《再肖像》(2009-2012)系列当中被粗粝可见的笔触重新解读;他们的面容被粗略铸型,似乎一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对固型更有力的挑战可见于岳敏君最新的伪水墨系列,《迷宫》(2013),在其中他将大量的中国艺术符号打碎在迷宫之中,而技法则全都使用了他出色的西方油画技巧。以模仿作为武器,岳敏君嘲弄了目前对传统中国水墨艺术的盲目崇拜,并指出其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标识的无趣。
抛开这些所有的挑衅式姿态,主入口处三尊召唤崇拜的20米高“大笑人”不锈钢雕塑并不能将岳敏君轻易地划入反偶像者之列。毕竟,岳敏君的成功要归功于他对这一偶像多年来的大规模生产和摆弄,现在也并无征兆他将弃之不用。然而,“偶像制造”对于艺术家和观众来说更像是一个理想的空间,来思考这种偶像崇拜的运行机制,以及在这样一个我们意识到他们最终会被过度消费而落入沉闷和无力的时代,我们将如何面对这些偶像。
“岳敏君:偶像制造”将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至2月16日。澳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文化中心。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