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话收藏 美景美器映佳节
0条评论 2014-02-14 10:02:55 来源:99艺术网收藏频道 作者:陈倩华

妙笔渲染团圆喜乐

华夏闹元宵,天涯共此时。由于受到材质限制,古代优秀的花灯精品很难流传下来,研究古代灯彩艺术时,往往只能借助典籍中的文字描述揣摩想象,一些元宵题材的绘画作品也显得尤其珍贵。

在2008年12月的拍卖会上,有一件《上元灯彩图》,描绘了明代金陵秦淮一带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这幅画作不仅可以看到元宵节期间种类丰富的秦淮花灯,更可以在画卷中心看到著名的鳌山巨型彩灯,当时的成交价达到了739.2万元。2011年,西泠印社拍卖行推出的一件赵之琛、顾驺在1840年创作的《元宵婴戏图》立轴,估价12万至15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6.8万元,画中展现了一群儿童敲锣打鼓庆赏元宵佳节的民俗风情。

西画作品中,秦宣夫在1944年创作的《四川龙灯——闹元宵》在2009年的拍卖成交价也达到了201.6万元,画中展现了四川传统的元宵节舞龙灯的场景。在民间,关于元宵节的书画藏品在市场上也是不断升温,这些展现民俗风情,抒发怀古之意的老物件深得民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明 上元灯彩图

明 上元灯彩图

明 上元灯彩图

北京德隆宝2008年秋拍 成交价739.2万元

明代《上元灯彩图》为绢本设色画卷(25.5厘米×266.6厘米),此画没有作者款印,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于1991年秋天鉴别后认为,这是“明中画师所作上元灯戏图意,写当日金陵秦淮一带居人于上元节日欢腾游乐之景。千门万户,狭巷通衢,住号行者,老幼男妇,计以千外……”。徐邦达在画卷引首题写“上元灯彩”四字,这幅描绘老南京元宵节繁盛景况的风俗画卷因此定名。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鉴定家杨新研究员赏阅后也确认,从绘画风格和图中人物衣冠服饰分析判断,“当为明人之作毫无疑问”。从所反映的时代生活和市场景况来看,杨新先生认为应“相当于明万历至天启时期(1573年—1627年)”,所画地点应是金陵“秦淮河往北过三山街的内桥一带”。从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正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的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

《上元灯彩图》中的花灯描绘细腻优美,种类丰富,真实地再现了民间花灯制作艺人的才智绝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成为研究我国当时彩灯艺术的珍贵资料。

还是那阙《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年的上元佳节适逢西方的情人节,双节同庆。无须汤圆还是巧克力的争论,各位不妨同亲人,爱人一起共赏美景,共赏美器,让一份浓浓的文化韵味伴随着迎来新的一年。

【编辑:陈倩华】

编辑:陈倩华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