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致陶亢德信札》
北宋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页。
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中,如果问你哪种艺术品、哪种拍品最火,不少人或许会选择中国书画、国画等热门类别。但其实,在去年最火的藏品其实是名人信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拍卖公司只是把名人信札作为一小类拍品,放在中国古代书画或者近现代书画的专场中,并不特别引入注意。但在2009年春拍中,中国嘉德推出的《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27页》以544.4万元的高价成交,在这之后,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优先收购权,将这批信札买下。这一事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名人信札。之后,各大拍卖公司陆续推出了名人信札的专场拍卖,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上海道明、杭州西泠印社等南北方拍卖公司都曾经推出过专场拍卖。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数据宣示,名人信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众拍品,仅在2013年,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名人信札拍品就超过了10件。中国嘉德在去年秋拍中推出的鲁迅《致陶亢德信札》,拍前估价仅200万左右,但最后成交价却高达655.5万元。
2月17日,备受关注的“钱钟书信札拍卖案”有了结果,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判决,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和李国强因侵犯著作权和隐私权,钱钟书遗孀杨绛获赔20万元。这一判决结果,让日益火爆的名人信札收藏受到更多人关注。名人信札收藏市场前景怎样?又有着哪些风险?重庆本土名人信札收藏情况怎样?本期重庆晨报《艺术周刊》,将带你解密名人信札收藏。
事件回放>
2013年5月,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宣布将在春季艺术品拍卖中推出一批钱钟书及其家人的信札和手稿,这批书信、手稿的持有人李国强是钱钟书及其配偶杨绛、其女钱瑗的朋友,这批拍品正是三人写给李国强的书信。
5月26日,杨绛发表公开信,坚决反对拍卖钱钟书及其本人、女儿的私人书信。27日,杨绛代理律师向中贸圣佳发出律师函,并于随后向北京二中院提交诉前禁令申请书,中贸圣佳最终宣布了取消该批拍品的拍卖。随后杨绛向法院提起诉讼称,李国强作为收信人将涉案书信手稿交给第三方的行为、中贸圣佳在司法裁定前为拍卖而举行的准备活动已构成侵犯自己及家人的著作权和隐私权,请求判令中贸圣佳公司与李国强立即停止侵犯行为。
数据资料>
最贵信札每字近百万
名人信札有多火?看看这组数据就能略知一二。2010年12月,一件名为《北宋唐垧致胡宗愈伸慰帖页》的拍品出现在上海道明拍卖公司的秋拍中。唐垧和胡宗愈北宋神宗年间在同知谏院一同为官,这封唐垧得知胡宗愈儿子夭折而写出的慰问信仅仅96个字,便拍出了9128万元的高价,每个字的价格高达近100万元。而在近现代名人的信札拍卖中,郭沫若1931年至1937年侨居日本期间,寄给东京文求堂书店主人田中庆太郎父子的全部书简、明信片、出版笔记,2011年12月在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上拍,这组名为《致文求堂书简二百三十函》的拍品拍出了2415万元的高价。
不仅中国名人的信札受到藏家追捧,外国名人的信札也成为了热门收藏品。2013年的西泠印社秋拍推出了19至21世纪欧亚文史哲大师信札拍卖,《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作者托尔金的《有关〈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亲笔信一通》拍出了17.25万元,在这封特殊的长信中,托尔金同时提到了他三部最重要的作品—《魔戒》、《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而爱因斯坦的《签名信二通及照片一帧》,也拍出了21.28万元。
专家说法>
去年年中,钱钟书夫人杨绛状告中贸圣佳拍卖钱钟书私人信件的案件,引起全社会对名人信札拍卖的高度关注,而上周法院的最终判决引发公众对名人信札著作权和隐私权的讨论。重庆晨报记者采访到相关专家,对信札的收藏价值和权属问题进行解释。
有什么收藏价值? 历史文献文化价值
信札,以前也被称作书札、尺牍等,现在我们一般称之为书信。小小的书信为何能让人一掷千金?它又有什么收藏价值?重庆晨报记者采访到了持续推出名人信札拍卖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副总经理谢晓冬。
谢晓冬告诉记者,名人信札近年来的市场行情确实一路看涨。“一方面是因为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名人信札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品价值。”谢晓冬介绍说,名人信札和名人书画有相似之处,都具有名人效应,“名家作品在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群众基础也很广泛,名人信札当然也属于这一范围”。
“我们所说的名人信札,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们的信件和手稿,除了具有名人效应,还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谢晓冬告诉记者,名人信札的收藏群体非常广泛,“除了普通收藏家,很多文博机构、大学、美术馆等都会收藏名人信札,这些都是名人信札市场不断走高的因素。”
那是不是所有名人的信札都可以收藏呢?谢晓冬认为,如果把收藏价值拆分为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等方面来看,“那肯定不是所有的名人信札都具有以上全部属性,但名人信札肯定会具有其中某一种或几种价值。”
谢晓冬建议,如果想要收藏,必须对名人信札要有所了解,“对收藏名人信札,最好不要抱着投机心理,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谢晓冬建议,收藏名人信札要有自己的方向,“比如收藏本地域名家的信札,或者收藏某一领域名家的信札,要有自己的收藏体系。”
信札著作权属谁? 写信人拥有著作权
当钱钟书信札拍卖案法院的一审判决出来以后,引起了多方关于名人信札著作权和隐私权的关注,名人信札的收藏者更是产生了疑惑:我收藏的名人信札以后还能在艺术品市场上流通吗?
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主任、艺术法律师网创办人及首席律师孙中伟告诉记者,在进行名人信札的收藏、交易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交易的只是信札的物权,而不是著作权。“书信属于写信人的原创作品,肯定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收信人拥有信件的物权,也有权处置信件归属。”孙中伟介绍道:“除非在交易时有明确的书面约定,著作权人或者其继承人同意将著作权一并转让,否则收藏者购买的只是名人信札的物权,而著作权并不归收藏者所有。”孙中伟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名人信札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而对于名人信札隐私权的保护,孙中伟认为拍卖活动需要进行公开展示,的确可能侵犯到著作权人的隐私权。“很多名人信札其实是针对某些学术问题、公共话题等的讨论,并不涉及到不便公开的隐私权。”孙中伟认为,“但如果是私下一对一的,针对名人信札物权的交易,则不会侵犯到隐私权”。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