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国际2014春拍:中国唐卡艺术大师作品赏析
0条评论 2014-03-04 11:08:3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斗尕

斗尕 

世间有这样一种事物,因其杰出美丽,代表经典时尚而永远被人纪念;还有一种事物,因其稀有独特,历经岁月磨砺而成为至尊的象征,这种非凡之物便是唐卡。

在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有着众多的藏传佛教信众和庙宇。一种绝美、精致、神秘、高贵、古老的宗教艺术形式--热贡唐卡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逐渐繁盛。在这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热贡唐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斗尕、娘本等大师,藉由他们精美的艺术作品带您走进了一幅绚丽斑斓的唐卡世界。

本次中拍国际春季拍卖会征集的作品集结中国唐卡艺术大师娘本、斗尕、桑吉本、李先加等代表热贡艺术最高水准的唐卡画作近20幅,涵盖彩唐、黑唐、金唐、红唐四大种类,工艺精湛,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以下为本次唐卡图赏:

释迦摩尼佛与十八罗汉黑唐尺寸:260*98cm

释迦摩尼佛与十八罗汉黑唐尺寸:260*98cm

唐卡背面作者斗尕亲笔签名、签章、手印

唐卡背面作者斗尕亲笔签名、签章、手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斗尕

斗尕,男,藏族,1942年12月24日生于“唐卡之乡”——青海热贡吾屯上庄的唐卡世家,是藏区最具声誉的唐卡画师,也是现今仍在世的最为年长的(唐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斗尕从小深受同为唐卡画师的祖父索南丹巴与舅父以太的熏陶。7岁入寺出家后,先后拜师于四位泰斗级的唐卡大师:才让瑞智大画师,罗藏万代大画师、英角大画师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学习唐卡的绘制,作为几位大师的亲传弟子,尽得真传与技艺精髓。

自1982年起,斗尕先后接受青海、四川、甘肃等32所密宗大寺的邀请,前往绘制唐卡和进行经堂彩绘。诸多名寺,如拉卜楞寺、合作大寺、全杂寺、果洛拉加寺、都兰格日寺、同德后藏寺、隆务大寺等都有斗尕的作品收藏留存。斗尕唐卡“神匠”的美誉从此在藏区无人不晓,至今仍是藏人心中最具名望、最被尊崇的画师。

斗尕大师笃信佛教,以法为上,以德为先,不与名争,不与利谋。多年以来,秉承以最虔诚之身心,最严谨之度量,最精湛之技艺,绘制“高尚纯净”之唐卡,弘扬佛法,普济众生,专心潜于唐卡艺术的绘研、保护、传承。

他绘制的唐卡,运笔纯熟流畅,艺法精湛入微,既谨守《度量经》之规制,又用色新奇自成一格,画面简繁相济,造型生动饱满,明丽堂皇极具庄严。代表作品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画传》、《大威德金刚》、《八马财神》、《千手观音》等,绝大多数为藏传寺院、印经院、活佛以及高僧大德所收藏。不仅寻常难得一见,就连大师本人的“箱底珍藏”,也已被求请一空,无有余存了。

大师功业年表:

1980年,成立吾屯艺术协会,今热贡艺术馆前身。

2006年,获“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出任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会员。

2007年,倡导成立热贡艺术协会。

2007年,出任青海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委员。

2007年,出任吉祥奥运中国热贡唐卡艺术集萃专家顾问。

2008年,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2013年,出任首届“热贡唐卡绘制大赛”专家评委。

此幅唐卡中,主尊释迦摩尼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现降魔成道相,左手以禅定印托钵,右手结触地印,二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侍立法座左右。顶饰迦楼罗神鸟。十八罗汉则分布于佛陀四周,形象各异,造型生动,如双手结禅定印的阿氏多尊者;右手结期克印、左手持拂子的伐那婆斯尊者;双手各持金耳环的迦里迦尊者;双手捧王冠的罗怙罗尊者;双手结禅定印的注荼半托迦尊者;手持经书和法钵的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左手持经书、右手结说法印的半托迦尊者;身背经架、随虎而行的达摩多罗居士,以及与孩童戏耍的大肚和尚哈香等,都刻画得非常生动传神,耐人品味。

十八罗汉原本只有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弟子,均为历史人物。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至宋代起盛行至今。“罗汉”是音“阿罗汉”的略称。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所异,所取得的成就即果位亦有高低之分。“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认为获此果位即可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免转世轮回之苦。凡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均可称“阿罗汉”享受人间供奉。佛祖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槃,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用人间供奉与祭祀。

罗汉渡水彩唐尺寸:160*100cm作者:斗尕

罗汉渡水彩唐尺寸:160*100cm作者:斗尕

唐卡背面作者斗尕亲笔签名、签章

唐卡背面作者斗尕亲笔签名、签章

唐卡《罗汉渡水》的内容取材于唐太宗迎请印度尊者至大唐讲经说法的故事,描绘十六尊者在佛陀的庇佑下,以狮、虎、龙等猛禽作为渡水之舟航行于万丈波涛之间的壮观场景。画面中央为释迦摩尼佛,十六尊者和侍者法增居士围绕其间,有的手持经书,有的结法印,有的托钵,皆出自佛经记载,比如手持宝瓶和锡杖的那迦希尊者(画面左部乘龙者),据《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所载,宝瓶是那迦希尊者在四天王天讲法,天人、天龙八部因生大信心而供养尊者的;锡杖环震动的声音则可惊醒无明。画面右下角是唐太宗和作为信使的大唐和尚。

整幅画面构图精妙,变化中不失庄重。波澜壮阔的海水和震动的浪花,使整幅画面犹如一部奔涌的乐章。

“罗汉”一词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从印度传入中国。有“杀贼、无生、应供”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为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皆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皆堪受人天尊敬供养(应供)。相传罗汉本为小乘佛教的修行者,但在佛祖释迦摩尼的规劝下,所有罗汉纷纷回小向大,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大威德金刚彩唐尺寸:83*60cm作者:斗尕

大威德金刚彩唐尺寸:83*60cm作者:斗尕

唐卡背面印章

唐卡背面印章

此幅唐卡用金线勾勒出大威德金刚的威严忿怒,在牛头、红鬼头点染红色,成为“一片金色中间的红色”,同时与大威德金刚身的蓝色映衬对比下,红色变得红宝石般鲜亮,异常动人心魄,却又能在恐怖怪异中,看到平易安详。

大威德金刚全称大威德怖畏金刚,曾降伏死神阎魔天,因此其名字的含义就是“死亡的征服者”,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主尊大威德金刚右下方即为阎罗,黑蓝身,公牛头,二臂二足,怒发冲天,火炽浓眉,嗔目咧嘴。右手挥舞着骷髅棒,左手持绳索,脚踏一头蓝色的公牛,公牛则跪在一名女人身上。阎王左侧通常为阎王的姐妹阎罗女,她正捧着一个装满鲜血的嘎巴拉碗送给阎王。

主尊大威德金刚下部中间为六臂马哈嘎拉。六臂马哈嘎拉又称大黑天,在藏传佛教中被尊称为众护法之首。黑蓝色身,呈忿怒相。头戴骷髅冠,象征他可以将修持者的五毒转化成五智;呲牙卷舌,面向凶恶,呈现出极大的降伏敌人的力量。胸前主臂持金刚钺刀和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最上面两手撕拉着一张象皮,意指撕破虚妄;右手持骷髅念珠,左手持穿透一个骷髅的三叉戟。中间二臂分别持手骨和金刚索,为降服敌人的重要法器。站立于莲台上,足踏白色象鼻天。

大威德金刚左下方为吉祥天母。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一位重要的出世间护法神。她右手高举金刚权杖,左手握持嘎巴拉碗,腰部斜系拘鬼牌,以游戏姿侧身跨坐于三眼黄驴上。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