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国际2014春拍:中国唐卡艺术大师作品赏析
0条评论 2014-03-04 11:08:3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释迦摩尼佛本生图彩唐(堆绣装裱)尺寸:232*95cm作者:娘本

释迦摩尼佛本生图彩唐(堆绣装裱)尺寸:232*95cm作者:娘本

唐卡背面作者娘本亲笔签名、签章

唐卡背面作者娘本亲笔签名、签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

娘本

娘本

娘本,男,藏族,1971年出生,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村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创办青海省黄南州热贡画院并担任院长。

12岁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拜师学艺,从事“热贡艺术”唐卡绘画和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工作;其后成为藏族绘画大师夏吾才让的真传弟子。

在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曾随夏吾才让大师先后到西藏、甘肃、内蒙、云南、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四川等地进行佛教艺术创作的文化交流和展出活动,给这些地方留下了精美的艺术作品,赢得了艺术界和佛教界的普遍好评。

1995至1997年,为了提高自己对汉族传统绘画的认识与理解,娘本专程赴成都拜师学艺,系统学习和研讨汉族的传统工笔绘画艺术,使他的眼界和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广阔和多样。

1997至1998年,他被邀请担任“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画师之一,期间他恪尽职守,为彩绘大观赢得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彩绘大观长618米,宽5米,用金银、宝石、珊瑚等矿物质颜料和藏红花、茜草等植物颜料绘制而成,来自西藏、云南、甘肃、青海等地的300多藏、土、蒙等民族的优秀艺人参画,历时4年竣工。彩绘大观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重约一吨多,画面最密处1平方米绘有300多人物图像,许多画面都是由毫笔绘成,在放大镜下才看得清晰,画卷形象生动反映了藏族历史、宗教、文化、民俗以及藏区的自然景观,画面绚丽多彩,内容浩瀚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的唐卡代表作品有释迦牟尼传、莲花生大师、文殊菩萨、白度母、欢喜金刚等。

大师功业年表:

2006年8月,娘本将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藏传佛教隔板画4块,捐赠给青海省博物馆收藏。

2007年6月,经首届中国唐卡大师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专家评审,获得“首届中国唐卡大师”称号。

2007年8月1日,创办青海省黄南州热贡画院并担任院长。

2008年1月,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护法金刚》《土神》《黑金四壁观音》《四壁观音》等作品,并获收藏证书。

2008年7月,为了祝贺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娘本亲自绘制了三幅《福娃》唐卡赠送北京奥组委,被北京奥组委收藏。

2009年4月24日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年9月,亲手绘制了见证藏汉民族大团结的《文成公主进藏》和再现祖国开国盛世的《开国大典》两幅唐卡,作为国礼捐赠予国务院办公厅。

2009年11月,为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娘本组织画师创作了一幅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的热贡唐卡创新作《回归十周年》捐赠给澳门特别行政区。

2011年12月19日,获得第一届中华艺文青年奖。

2013年1月15日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结果,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院长娘本,荣获这一国内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称号。

2014年2月,唐卡作品在巴黎卢浮宫展出。

2014年4月,唐卡作品即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此幅唐卡主尊释迦摩尼全跏趺坐于莲台之上,现降魔成道相,左手以禅定印托钵,右手结触地印。其余部分描绘了八个故事,讲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涅槃的过程。

宫中生活: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觉者”,生为迦毗罗国的太子,他的诞生与其他宗教教祖,甚至帝王的诞生一样,伴随着许多大异吉祥相。其母摩耶梦象入怀于蓝毗尼园得生释迦。经载释迦始生行走七步,步步莲花,口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成长于深宫高墙的太子才俊力能无不俱足,但其父净饭王因担心太子诞生前圆梦师的“若太子见到老、病、死者将成为世界的精神领袖,反之成为一方圣君”所言成实,故企图以美色、华屋、财富与娇妻收拢太子的心性。但宫中虚华奢侈的生活环境,却不能排遣他心中余生俱来的悲天悯人与孤寂的感受。

证得菩提:深宫中的太子终于有一天游访“人间”,或是神祗的安排或是因缘的促和,太子见到了人间的“真相”——老、病、死的人生三苦。震惊之后的太子更加深刻地感悟自己和众生的命运,为了寻找真实的解脱之“道”,太子最终舍弃了世俗的财富、权力和爱情,逃离深宫,开始了拜访名师与苦行僧的生活。然而苦修的结果除了让释迦的健康濒于崩溃的边缘,他依然无法得悟。至此,释迦渐明执着于“相”与“非相”的两边终无法“明性见心”。菩提树下,释迦经49天的禅定,终于成悟而开启内心的无上智慧。成道后的佛陀做“触地印”,召唤大地为他的悟道作证。

遍传吉祥:证悟后的释迦开始了余生伟大的传教事业。初于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讲四谛八正道等佛教教义;又于王舍城成就目犍连、舍利弗等众多弟子的罗汉果位;于祗园精舍中以八万四千法门广传真谛,这些教诲使众生摆脱了当时婆罗门教义的枷锁,(这枷锁带来的是无尽的忏悔与祭祀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卑)而给予众生的是一种亲切真挚的解脱与向上。

降伏外道:佛陀在祗园精舍宣说佛理,广施利生事业的日子里,信徒从四面八方怀着急迫而喜悦的心情赶来聆听佛陀那些启迪心灵的义理,它们破除了众生心中的执迷、虚妄与无明,令众生充满喜悦与希望的各自把握自己的命运,使得越来越多人们信奉与供养佛教徒。这一切令当时的六位外道教主心生愤懑,提出要与佛陀斗法辨道。佛陀则藉此方便在众多会供的场所施以神变大能复以妙言,不但使六道教主皈依佛法,更开无数信徒的菩提心,使无数众生获大福德。

重返故园:得闻佛陀在王舍城以及其他地域广施佛法的伟大事迹,年迈的净饭王念子之心日益俱增,修书希望早年离家的爱子回到身边。佛陀因是率众信徒长途跋涉回到故国。但此时的佛陀已不是当年的王子,他持钵沿街平静地接受着人民的施舍。目睹佛陀的举止,净饭王高贵的血统和自尊被深深刺痛而愤怒。佛陀则以大慈悲心化解了净饭王一生的悲念。再以神变登天界为生母摩耶说法报恩,并剃度了其子罗睺罗,点化了曾经的爱妻与养母,使之皈依佛法。

化解纷争:再次离开了故园,佛陀重又踏上了艰辛而平静的传教之途。随着信徒的越来越多,有一名叫勒青的弟子宣称他也即将证悟成佛而欲另立宗派,从而导致了一场教徒内部的纷争,也有许多不明真相者慕名前往听法。因担心佛法初传而被“假法”混淆真谛,佛陀和弟子迦叶亲往其处,以其无上智慧显神通宣妙理,令迷途的僧侣重返真正的佛法。

最后时刻:佛陀在带领徒众从一处走到另一处传播佛音的征途中他的身体渐渐老去,但仍平静地承受着自身生命之凋零并宣布自己将要圆寂。众弟子悲苦相求恳请佛陀能常留人间,济渡众生。于是佛陀以金刚般的意志战胜了病、魔的侵袭,允诺在人间多留四月而继续行进传法。佛陀走到哪里,那里众生的心狱就会被打开,枷锁就会落地。他引导着众生从虚妄走向真实,从黑暗走向光明,破除众生的“我执”与“我所执”的无明,为众生带来思想上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与超越。

佛陀涅槃: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佛陀让虔诚的阿难按指定的位置铺好草垫,他头向北方,静卧在婆罗树下。此时有花雨纷纷,落在佛陀身上。嘱咐完弟子一些细微的善事,佛陀宣说了《大般涅盘经》后,端详着凝重的众弟子说“衰亡是一切事物固有的趋势,你们当勤勉自强,拯救自己。”而后佛陀渐渐进入涅槃之境。此时霹雳贯裂天空,大地轰鸣颤抖,众生颠扑。灭度后的佛陀身化八万四千颗舍利,为其时八王所分供奉。另有牙齿四颗,一颗供与天界,三颗供奉在人间。唯留佛指舍利一颗,现供奉于中国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