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爱好者在交流玉石收藏经验。
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收藏玉?收藏和鉴赏和田玉如何入手?玉收藏最重要的是传承什么?在阜阳,从事玉石收藏二十年的“发烧友”张波,近日面对记者聊起了他的“玉石经”。
一走进位于清河路的“书画玉石”店内,记者就被厅里琳琅满目的玉石吸引住了,温润柔和的和田玉,透过灯光,隐隐散发着优雅淡然的光芒。
店主张波是一位沉稳凝重的中年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和田玉,张波便被其深深地吸引,开始了和田玉收藏之路。后来,为了“以玉会友”,斥资开设了这家“书画玉石”店。百十个平方的店面,投资达到上千万元,由于精品难得、流转极慢,玉石市场并不是投资的好选择。在张波眼里,玉是有生命、神韵的器物,赏玉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次精神的守望:“我更看重的是从收藏玉石中去接触传统文化,研究玉石承载的丰富文化。”
不过,从九十年代以来,张波亲身经历了玉石价值上涨几十倍的过程,他捧出一方精美木匣,拿出里面一块晶莹剔透的和田玉:“这是现在店里最珍贵的了,现代著名玉雕大师刘忠荣亲自雕刻的。”张波说,几年前他花100万元购得这块玉,现在的价格已翻了一番。
“和田玉不论是从文化底蕴还是市场价值来说,对于收藏和艺术而言都很有价值。”张波说,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而如果抛开了对收藏的研究和热爱,仅仅为了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不可能真正体会到玉石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也不可能在乱象丛生的玉石市场中站住脚。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的热炒,我市市场上的玉石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和田玉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和田玉,究竟该如何挑选和辨别真伪?”不少市民对此心存疑虑。记者了解到,和田玉经常被普通玉石冒名顶替,让人防不胜防。
涉足玉石收藏二十年来,张波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也结识了一大批藏友。他说,尽管行内人士有对几种玉进行区分的标准,比如说青海玉玉质偏透,但是油性不足;俄罗斯玉玉质较接近和田玉,偏白,却缺温润感。但是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般人很难区别出和田玉的真伪。
“和田玉开采量越来越低,精品玉石原料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而国内的需求量又日渐加大,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在“书画玉石”店内,在上海发展的玉石雕刻师汪正决乘着回阜阳的机会,前来和张波切磋一番。
但是,正因为很多藏家越来越看好行情,不少好料一出来就直接被大的经销商或者藏家收藏了,根本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各种好的和田玉籽料在市场上越来越难得一见。
“多学习多实践,不要总想‘拾漏’捡便宜。”对于初学者,张波提醒,初学者在购买和田玉时,要多向身边懂行的朋友咨询,多学习鉴别和田玉的知识,同时不要轻易购买,若真的要购买,也要在有专业朋友陪同下购买。投资收藏翡翠、和田玉,尽量入手精品,但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
张波说,希望能有更多真正爱玉的人来玩玉,通过收藏修身养性,和田玉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