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奥运主馆
馆藏跨越5个朝代、约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尤以收藏近现代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的杰作而闻名。这里既有人称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的牙雕、玉器、景泰蓝和雕漆,也有书画、瓷器、花丝镶嵌、刺绣及奥运纪念品,26大门类近4000件藏品,代表着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早的由企业筹资兴办的工艺美术专业博物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如今该博物馆形成了以奥林匹克公园新奥工美大厦主馆为核心,王府井工美大厦分馆、德胜门工美大厦分馆及北京城工美大厦分馆相呼应的发展新格局。近日,“天地之间、君子之风”中国玉雕大师六人精品展就在王府井工美大厦分馆隆重举行。
大师玉雕珍品相映成辉
经常接触玉器的人常感慨“美玉可遇不可求”,玉雕作为一门艺术更是精彩绝伦。作为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马年开年大展,本次中国玉雕大师六人精品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袁广如、崔奇铭、张铁成,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李东、中国玉雕大师苏然6位玉雕大师的精品力作,代表着北京当代玉雕技艺最高水平的老、中、青三代玉雕大师集体为大众奉上了一场玉雕艺术盛宴。
在位于王府井工美大厦8层古香古色的展馆内,此次共有80余件玉雕作品亮相,其中包括部分一级馆藏玉雕珍品。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的玉雕作品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崭新的超前意识。
作品《十八罗汉》更是成为一大亮点,其是李博生大师在广泛吸纳经书史料、雕塑绘画对“十八罗汉”的描述、塑造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参悟和解读,重新塑造、雕琢而成的。此次展出的整组十八件作品气势磅礴,人物塑造各具神韵,“神色鬼魅,心是佛”。
此次展出的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广如作品和田青玉籽料文房四宝“荷塘月色”,其最大特色在于立意新颖,由春藕、荷叶、藕片、青蛙等组成一套文房用品,意境高雅,特别是一方玉砚,放点点清水,好似荷叶上的露珠,颇有诗意,加上较强的实用价值,实为现代玉雕收藏的佳品力作。
“民间的故宫”汇集工艺美术精华
艺术创造历来都是记录和保持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工艺和美术的完美结合,更是人类对美的追求走向更高精神境界的情趣所在。在如今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工艺美术行业焕发了勃勃生机,工艺美术之花姹紫嫣红,这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收藏陈列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参观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犹如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其目前有近4000件藏品,有皇家工艺的“燕京八绝”,也有民间工艺藏品,其特点是涉及手工制作技艺的工艺美术品均被纳入收藏的对象,充分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门类手工制作技艺的工艺特点和文化价值,被故宫博物院专家称为“民间的故宫”。
“博物馆的作用除了展览、宣传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大家普及收藏知识,为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环境。”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叶晓溪称,“今后我们还将加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并开设周末大讲堂、文玩交流文化沙龙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从历史性、专业性和知识性的角度去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传播工艺美术。”
同时,继中国玉雕大师六人精品展之后,博物馆还将继续策划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展、雕漆展、台湾珊瑚展、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密玉展等特色展览,满足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架起艺术和收藏之间的桥梁
不仅仅是展览、研究工艺美术,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还在博物馆和收藏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凭借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集团旗下北京玉器厂、北京象牙雕刻厂等丰富的工艺美术企业资源,同时基于与多位工艺美术大师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将有更多工艺美术珍品在博物馆这个平台上展示和交易。
叶晓溪称,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未来将探索让殿堂文化领域走向产业化的经营形态,通过对文化创意产品和艺术品定制、复制等项目的开发,把艺术嫁接到生活之中,让人们可以在这些带着艺术信息的工艺品中享受乐趣。
他称在2011年去台湾进行两岸文化交流时,曾三度流连于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厅和馆藏创意产品销售大厅,充分感受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从而释放出的文化消费魅力。
据悉,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未来将打通高端艺术品生产、收藏、交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策划举办工艺美术专业展览,推动并实现其向“展、售、拍、藏”相结合的转变,使博物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文化交流平台。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