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碑帖收藏谨防被“虎”咬
0条评论 2014-03-26 11:11:34 来源:收藏快报 

\

资料图

碑帖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善本,一类是普通拓本。善本又可分为孤本、珍本、善本。如果以年代划分,汉碑、魏碑,明拓本或者清初的拓本就是善本;唐碑,宋拓本、明拓本是善本。不管唐碑、汉魏碑,只要是清代出土后的初拓也可称为善本。

由于藏家追逐善本碑帖,所以历来作伪成风。常见的手法有翻刻、填墨、填蜡等。碑帖被称为“黑老虎”,一是指其颜色多为黑色,价值高,分量重如老虎。但更多是指辨别真伪难,制假手法多,防不胜防,稍一疏忽就会上当,似被老虎咬了一口。

例如,碑帖收藏在清末再掀热潮,哄抬的价格刺激了造假行为。琉璃厂一古董商将《张猛龙碑》伪装成明拓本。清末著名书法家、收藏大家张伯英花三五百大洋购进,最后被鉴定为赝品——张伯英也被黑老虎咬了。

有专家提醒说:收藏碑帖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要依据工艺、纸张、用墨、成色等来综合判断一件藏品。鉴别碑帖有主要依据和次要依据,主要依据就是拓本本身的情况,次要依据就是史籍的记载、拓本的题跋、所用的印章等辅助资料。

据专家介绍,收藏碑帖可以通过校勘拓本的先后和著录来查核,根据纸张墨色、装裱形式、碑帖上的题记和收藏印来判断它的价值。

拓片所显现出的纸墨特征,是判定拓片新旧真伪的依据之一。所以,鉴定拓片需要了解和掌握拓片的用纸和用墨情况。

事实上,如果碑帖上有书法家或收藏家的题记,也会为碑帖增色。上海曾拍卖过一幅汉碑《三老讳字忌日记石》清前期拓本(立轴),旁有著名金石家罗复堪手书长跋。结果这幅起价1200元的拓本立轴最终以3.6万元的价格落槌。另外,多买善本碑帖的影印本以备比对,多读有关碑帖的研究著作。

分析人士表示,鉴别拓本的真伪,要经常注意观察、研究碑帖拓本,并熟悉某些碑帖特征。初学之时,如果熟悉历史年号,根据碑志上的年款即可断代,也可根据隶、草、行、楷等书法的发展轨迹作为断代的依据。

编辑:江兵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