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利香港春拍:古代书画专场综述
0条评论 2014-04-01 15:00:5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董其昌(1555-1636)行书后赤壁赋

董其昌(1555-1636)行书后赤壁赋
水墨绫本手卷
引首:26.5×105cm
画:26.5×286cm
跋:26.5×107cm
HK$3,000,000-3,200,000
US$384,600-410,300

松江派为明末山水画派之一,其中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为其重要支流。

释常莹画风近似于赵左画风,故董其昌请其代笔。此幅山水气韵直逼元人,古雅淡泊,浑然天成。其传世作品极少,此件是为难得的一件佳作。他在晚明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笔,不可忽视。

常莹(明)溪山幽居

常莹(明)溪山幽居
水墨纸本立轴
100×32cm
HK$300,000-500,000
US$38,500-64,100

明代晚期是吴门画派最兴盛的时期,他们重视继承古代人的笔墨传统,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的笔墨技巧和表现手法,对后来画坛有很大影响。涌现出一批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优秀画家,杨文聪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杨文骢兼具枯笔、秀润两种风貌。此作《为周亮工所作山水》,是图写赠于栎园老翁(即周亮工),是图多用干笔皴擦,意境萧疏,气息高古,雅致可人。如董其昌评其山水: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其遗墨传世甚少,此作作于崇祯壬午(1642年),杨文聪四十七岁,与故宫所藏《仙人村坞图》为同年所做,过二年为“甲申之变”,又二年,龙友遇难。

明代未年,与“松江派”对峙活跃在浙江地区的“浙派”殿军蓝瑛,出入于宋元各家山水、花卉、面貌苍秀,世称“武林派”。在明末清初的江浙一带产生了极大影响,吴达便是其中的追随者之一,只是历经数百年,传世作品稀少,不鲜为人知罢了。

此幅《仿古山水》册分别拟李昭道、关仝、董源、范宽、郭熙、李公麟、李唐、赵伯驹八家笔意作设色山水八开,林木清秀,人物生动,楼台精整,丘壑多变。时而青绿敷色,时而浅绛烘染,用笔健朗,设色明丽,一册之中汇集仿唐、五代、两宋八家山水,在模仿时并不亦步亦趋古人面貌,而师古能化,化古为我,组织眼前景致与胸中丘壑,结合前人经典范式,再造我心中的自然,我用我法,不为法缚,与其说是临仿,不如说是对前人风格范式进行臆造性的再创造。体现了作者艺术风格的多面性与精巧熟练的绘画技能。

吴达与陈洪绶都师事于蓝瑛,关于陈洪绶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对吴达的记载却只言片语,如:“受业于蓝瑛,一变其习,喜作荷叶皴,气骨清雄。尝于郡中城隍庙壁画千岩、万壑二图,宽二丈余,为越城名迹。”数百年以来,有多少璀璨的明珠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抹去这些尘埃,阐微表幽,还给这些艺术家本该具有的历史地位。黄宾虹先生说:“画史必须重评”,这是何等的远见卓识。吴达便是这样一位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的艺术家。

此作经张青莲博士收藏,张青莲曾任辅仁、清华、北大等大学教授,在科研工作中有着卓越的贡献。

吴达(清)仿古山水册

吴达(清)仿古山水册
设色绢本镜片八开(选四)
28×22cm×8
HK$450,000-650,000
US$102,600-128,200

项圣谟,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其山水画没有专门和直接的师承,而只是广泛地领略古人,师法造化,加上其个人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的修养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画风,既不同于当时势力最大的华亭画派,也不同于他所居住地区的浙派,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独树一帜,时有“嘉兴派”之称。

项圣谟山水卷《桃园梦图》,构思巧妙,设色用笔绚烂精致,卷中作者以较粗重的墨线勾勒轮廓,岩壑肌理结构碎笔干皴,雨点、小披麻、解索多皴并用,苍遒老辣,笔简意完,稍染赭石花青,秀润有致。卷末朱茂昉以恭楷誊录《桃花源记》一文。朱茂昉:字子葆,明末太学生,朱彝尊从叔父。后又归常熟翁氏,翁氏以藏书画图籍名闻于世,此卷经藏者翁鼎臣、翁之喜递藏。《桃园梦图》卷正是一件荟萃众美的稀有佳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