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好评的ART021,艺术家林明弘创作的窗户。图片来源:Hi艺术
农历新年过后,军械库艺博会拉开了国内画廊艺博季的大幕,艺术北京、香港巴塞尔、纽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柏林艺术博览会、台北艺博会、巴黎国际当代艺博会直到年末的迈阿密艺术展国内外的艺博会接踵而至。据说,在上海都会出现同一时间段三、四个艺博会扎堆的情况。对于注重品牌打造的画廊来说,顶级的艺博会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平台。但关税、运输及人工费用的高昂都在提醒着画廊主们,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是量力而行、精准投入。在众多艺博会当中,画廊该根据哪些方面来选择自己的Mr. Right呢?99艺术网整理出TOP3供您参考。
TOP 1 藏家资源
重要程度:★★★★★
每个画廊都在经营过程中积聚了属于自己的客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曾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这样描述国内藏家的购买习惯:“国内机构和藏家觉得你做得好,喜欢你的艺术家会持续地跟着你买。全部通过你在收藏,而且都买你的艺术家或者你的画廊的作品。”对于画廊来说这种高忠诚度一方面带来的是利益保障,但同时也让资源处于相对封闭、垄断的状况。画廊经营者需要不断纳入新鲜的高质量的藏家血液,能否满足这一需求成为选择艺博会的重要标准。
艺博会能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聚集大量经过筛选的画廊,同时聚集了这些画廊的固定客户:美术馆、策展人、藏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共享,藏家们能够通过艺博会拥有更多的选择,即使没有当下进行购买,他们也可能对感兴趣的画廊进行关注从而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对画廊的选择标准高,艺博会带来的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数量与质量也水涨船高,这直接影响到画廊的销售额。老牌艺博会的魅力最为直接地展现在他们所能带来的令人振奋的藏家资源。看看加入巴塞尔家族的首届香港巴塞尔结束后画廊主们的评价,就会知道销售结果与藏家的关联程度有多大:
Hauser & WirthLondon(伦敦)总监Neil Wenman:“我们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首展取得了空前成功,虽然外面雷电交加,但展会仍吸引了大批从澳洲及区内的收藏家蜂拥而至,本地收藏家对展会亦非常支持,极具兴趣地发展他们的收藏系列。”
艺术门(香港)创办人林明珠:“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的新知旧友都造访了我们的展位,销售成绩非常骄人。”
Simon LeeGallery(香港、伦敦)亚洲总监Katherine Schaefer:“整个星期的强劲销售结果让我们非常满意。我们带来很多具挑战性的作品而且非常高兴地能够出售予本地和国际藏家,其中更有很多是新客户。我们亦注意到来自国际机构的代表人数有明显提升。”
【相关阅读】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