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剔红团香宝盒
在中国工艺美术界有着“三长”的说法,景德镇瓷器、湖南湘绣,再有就是北京雕漆。雕漆艺术品典雅高贵,纹饰精美考究,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那一抹庄重大气的“中国红”,也总能夺人眼球。在收藏市场,精美的雕漆作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元代杨茂造 剔红观瀑图八方盘
始于唐 兴于宋元 盛于明清
雕漆工艺的历史悠久,横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据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著名漆工黄成著、杨明作注释的《髹xiū)饰录》记载,在唐代已有“剔红”的制作。(雕漆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在《髹饰录》中,记述了多种漆工艺技法。其中“镂雕第十”中记述有:“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此外,唐代雕漆制品刀法快利,非后人所能及。
雕漆发展至宋元,工艺日益成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这一时期的雕漆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纤细精致,刀入三层,书画极工。在元代,还出现了两个在漆器工艺史上名传千古的雕漆大师张成和杨茂。
到了明清时期,雕漆制品成为宫廷享用的器具,宫廷内专门机构的设立,皇家的赏识让雕漆艺术迎来了鼎盛时期。
明早期剔红五禽图菱花式盘
雕漆工艺与两位皇帝
雕漆工艺在明清时期的辉煌与明清的两位帝王关系密切,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另一个是清乾隆皇帝。
明成祖朱棣十分酷爱雕漆工艺品,著名的漆器创作基地—果园厂,即为其在位时所创建。雕漆制品在当时常常被作为国礼,被朱棣赠送给其他国家的君主。《明史》中有载,明王朝曾三次赠送日本国王源道义和王妃许多雕漆礼品。
而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对雕漆的发展贡献很大。乾隆帝非常推崇雕漆工艺,并且时常亲自参与雕漆作品的设计,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种类丰富,从大型屏风到把玩小件,可谓无所不包。作品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用脱胎的,并且还有与玉石镶嵌结合而成的产品,精致华丽,工艺精美。
编辑:陈倩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