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德拍卖2014春拍 首次开启“手稿学”新领域
0条评论 2014-05-20 11:14:3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莫言 书稿 《苍蝇•门牙》

首次公开莫言先生《苍蝇•门牙》短篇小说手写书稿  歌德拍卖展示“无删节版”莫言

1986年,莫言先生在《解放军文艺创刊35周年纪念特刊》上,发表了名为《苍蝇•门牙》的短篇小说。而此篇文章,与他同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系列”一起,构成了莫言先生创作的第一座巅峰,也随即成为他精短小说最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同样也是在那一年,莫言先生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将“红高粱”搬上荧屏。

 时光如梭,2000年时,当上海文艺出版社希望集结莫言先生到那时为止所有优秀短篇小说,并编辑出版“莫言精短小说系列”之时,莫言先生将三本书名分别为:《老枪•宝刀》、《初恋•神嫖》以及《苍蝇•门牙》。而这,也足以说明《苍蝇•门牙》这一短篇小说,在莫言先生30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思考与故事,都凝固在歌德拍卖所呈现的莫言先生短篇小说《苍蝇•门牙》书稿中。这份由莫言先生亲自工整誊写在“解放军文艺社”稿纸上的《苍蝇•门牙》手稿,字里行间默默的记述着将近30年前的文学时光。而带着编辑批注的稿纸,似乎也带着那个年代的温度,展现着莫言先生创作中最真实的一面,创作中的各种秘密,以及作品的真实改动痕迹和编辑的谨慎与斟酌。

这个份手写书稿的首次出现,让莫言先生最初版本的《苍蝇•门牙》短篇小说得以用“未删节版”的形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在这份记录当时中国文学杂志工作流程的手稿及发稿单中,不仅承载着作者与编辑深入而持久的互动,也将莫言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轨迹和思想认识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人不免想起在2012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莫言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当然,这篇《苍蝇•门牙》原始手写书稿在歌德拍卖的出现,似乎也是那些精彩的故事的继续。其不仅是在那个还用钢笔写作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讲述”方式的重现,也是电脑写作时代,无法追忆的往昔。

收藏本身的最初力量,恰恰尽显于此。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