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歌德拍卖2014春拍 首次开启“手稿学”新领域
0条评论 2014-05-20 11:14:3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唐弢 书稿 《琐忆》
 

首次呈现高中语文课本所载——唐弢先生《琐忆》手写书稿  歌德拍卖呈现“最有温度的收藏”

如果必须用一个比喻形容“著作手稿”,那么,在收藏领域,其应该被称为“最有温度的收藏”。那些泛黄的纸页之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写的文字变成印刷的铅字,呈现着那个时代发展曾经最真实脉络。

歌德拍卖首次呈现的《琐忆》手写书稿,是唐弢先生在1961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很多80后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当中,而第一次知道唐弢先生,也是通过这篇文章。

从20世纪80年代初直至今日,这篇文章多年来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统课文,影响极大。教材的编著者的目的,也是想让通过与鲁迅先生亦师亦友的唐弢先生的真情回忆,更好的走进鲁迅,理解鲁迅,学习鲁迅。

与早年受到鲁迅影响,且在鲁迅指导下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一样,唐弢先生是作为鲁迅精神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他是一个严谨治学的人,翻开手稿就能发现。唐弢先生的字体清秀,不大,却很整齐。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似乎一切都深深刻在唐弢先生的脑海之中,胸中藏千峰万壑,提笔一气呵成,中间改动极少。

 这反应的不仅仅是唐弢先生认真的创作态度,更是他内心真情流露的表现。给编辑部同志的信中,对自己小文章的诸多方面问题的考虑,也让读者看到唐弢先生的谦虚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另外,1961年还未推广简体字的运用,所以文章中的许多字还是繁体,但其中一些古僻生字都已经改动,而且句式尽量向白话靠。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手稿的含义也通过简单的个人习惯记录下了社会时代的痕迹。

唐弢先生的这份手稿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还依旧存世,实属不易,这件手稿既为研究当年的社会学提供了史料价值,又保存了第一手的文学资料,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那些关于鲁迅先生和唐弢先生的认识,正在定格成一张张心灵的底片,在时代的发展中,散发出一份份最令读者动容的初始感动。这种感动,蕴含着曾经阅读文章时含笑带泪的欣喜,也诉说着时代和时间的缓缓变迁。而记录和交织,构成曾经的那个曾经的文学时代。

编辑:张辉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