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崇高客体”的信仰与讨论——黄引作品展开幕
0条评论
2014-05-26 15:04:1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研讨会

嘉宾合影(左起) 佟玉洁 黄引 王毅 王明贤 杨维民 盛葳 陈荣义
附 黄引作品研讨会记录摘选
时间:2014年5月24日下午
地点:798圣之艺术中心三层
参会嘉宾:王明贤(著名批评家)、佟玉洁(著名批评家)、王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盛葳(青年批评家)、崔灿灿(青年批评家)、杨维民(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陈荣义(美仑美术馆)、黄引(参展艺术家)
黄引:我的作品和我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是70后,小的时候有一种集体主义时代的一种东西,它好像只有一种道路,只有一种结果。然后到了1980年待,改革开放以后各种价值观就进来了,就把原来单一的价值观瓦解了。现在呢,渐渐地就有很多种价值观需要去选择。但是骨子里面含有小时候不再重生的记忆,我现在所做的小孩形象是带着红色时代的记忆的一种跳跃的小孩,但是他经历很多。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事情他都经历过了,所以基本上我的创作是从这里蔓延过来的,具体有很多事情,但是我觉得现在是不可能一一讲述,不是全部都能够讲出来的。

批评家王明贤在展览现场
王明贤:其实黄引出生在70年代,对她的童年的记忆和她的感受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呢,很快就接触了改革开放,黄引可能是一个我觉得她应该是很一个不错的孩子,但是还有那种叛逆思想,骨子里还是比较好的。再后来她就开始学画,学画以后考了四川美院,好像在毕业那一年结果他们整个四川美院所有的作品只有她参加了青年美展,还是比一般的学生做的好的多。再下来就又做自己的工作,后来她又当了职业艺术家,就这样发展过来的,应该是在2008年左右开始创作的《童话王国》系列作品。但是这两年她的作品有一点变化,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要挖掘人性的东西,可能模仿客观理念,模仿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幻象,所以后期作为一种信仰者这样的表现。

艺术家黄引和批评家王明贤、策展人佟玉洁交谈
佟玉洁:黄引一直在用艺术探讨一个信仰的话题,我觉得艺术家当中很少见,尤其在中国,谈信仰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事情。要想建立信仰的价值体系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第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没有信仰产生的文化土壤和历史根基。代表统治阶级的封建皇权、父权与夫权思维,很难建立具有信仰特征的价值体系。第二,建国初期,在中国面临的生产力低下与工农业产值预期过高形成的矛盾中,提出了一个“大跃进思维”的价值体系,恰恰是一个价值观扭曲的谎言信仰体系。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价值观扭曲的谎言信仰体系又被无限的放大。第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成为了全民都崇拜的信仰。我觉得一个好的当代艺术,应该具备三种特征: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那么黄引呢,她的作品这三点她都占据了。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解决能够让我们从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问题。而批判意识能够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问题。而黄引的作品切入点就是信仰这个话题,特别是黄引能用艺术形式来思考信仰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但是很有价值。
编辑:丁晓洁
相关新闻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