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佛像版块,在新面孔与新资金的不断涌进下,逐渐开始形成一轮新的市场热潮。文化价值和市场回报外,信仰也是这个板块的驱动之一
国内春拍的佛像板块
2014年春拍,佛造像拍卖再度成为市场热点——北京保利(北京保利2014春拍27.8亿收槌)夜场“明永乐御用监造铜鎏金无量寿佛”拍出736万元人民币,“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日场的成交率也接近80%,场内“元-明初药师佛”和“明永乐铜鎏金无量寿佛”均拍出了667万元人民币高价。再回顾中国嘉德(中国嘉德2014春拍22.2亿元落槌)的“般若妙景——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本场成交比率91.51%,总成交价6382.27万元人民币。北京匡时(北京匡时2014春拍17.5亿元圆满收槌)的“作意——佛像专场”拍品总数100件,成交比率50%,总成交价1984.1万元人民币。
明永乐 御用监造铜鎏金无量寿佛,成交价736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
元 铜鎏金药师佛坐像,成交价667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佛像部负责人马良举分析,今春佛像市场整体势头很好。在低迷的古董市场中,逆势上涨。佛像板块尚属于年轻市场,最初形成在上世纪90年代,真正开始介入二级市场也不到10年。马良举回忆,2007、2008年,在苏富比专场的拉动下,佛像市场曾出现过第一轮增长。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基础不够扎实,后来市场出现了停顿。然而此波市场回暖大概从前年有了苗头。马良举认为,这一轮热潮主要源于文化的重视,佛教的普及,从而提高了藏家对佛造像的认知度。这样稳定的基础背景将会让市场持续向上。
地藏菩萨 内地宫廷 清代乾隆,成交价655.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佛像板块属于国际市场。从时间和地域分类分析,欧美藏家会更喜欢印度、尼泊尔、丹萨替等风格的早期造像。相反,内地市场偏爱明清“京造”的宫廷佛像,这类佛像往往工艺精良,因此受到市场追捧。在北京翰海的金铜佛像专场,“八风不动-金铜造像”“烟缈集珍-明清铜炉”专场中,最高成交价拍品“地藏菩萨 内地宫廷 清代乾隆”就是被一位内地知名企业家购得。这座佛像由黄铜铸造,胎体厚重,造型工整,色调典雅,以人工技法制造出古代器物的色调韵味,是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独有的艺术风格。造像200万元起拍,经过场内多位买家十数轮激烈的竞投,最终以655.5万元成交。
莲花生西藏十五世纪,成交价86.2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明代 阿弥陀佛,成交价264.5万元人民币(北京翰海)
拍卖结束后,北京翰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负责人一西平措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分析,佛像板块藏家类型与其他板块略有不同。除了对艺术文化价值以及经济回报的考虑,其中还包括信仰的因素。据一西平措透露,佛像板块属于全球性市场,尤其以欧洲为重要集散地。此次春拍部分拍品来自海外回流,秋拍还将推出比利时藏家专场。
亚洲宗教艺术的海外市场
中国国内的佛教艺术品拍卖与收藏热潮,是在5年前才开始展露端倪,并在最近这两年内形成了一个大趋势,这个沉寂已久的版块,在新面孔与新资金的不断涌进下,逐渐开始形成一轮新的市场热潮。而欧美国家对佛教艺术的挖掘研究、展览出版、鉴赏收藏及拍卖交易,陆续超过了一个世纪,早已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善的佛教美学与艺术体系和价值观。
喜马拉雅艺术大约从3年前开始,在强势的明清宫廷艺术品进入市场调整期后,即缓步上扬,进入了上升通道,不但国内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场拍卖和高端展览,甚至从德国、瑞士、法国等一些二级拍卖会中也陆续传来令人振奋的成交记录。纽约苏富比、佳士得及邦瀚斯拍卖公司,在3月举行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推出了4个喜马拉雅艺术专场,共录得超过3600万美元/2.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