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粗犷豪放 天下未有—磁州窑
0条评论
2014-06-24 12:54:3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磁州窑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化妆土”工艺 后世传颂
磁州窑对陶瓷工艺中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化妆土。因为磁州窑的产地,原材料都不太好,磁州窑没有像景德镇那么好的高岭土。所以它都是从很差的原材料中要烧造很好的陶瓷,因此磁州窑使用了一种工艺,叫化妆土。
所谓化妆土装饰,是指用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器坯体表面,起到瓷器美化作用的一种装饰方法。化妆土的颜色有灰色、浅灰色、白色等。施用化妆土可使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坯体较深的颜色得以覆盖,釉层外观显得美观、光亮、柔和滋润。这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这种工艺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金华婺州窑,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窑口也开始采用,南北朝起,湖南、江西、四川、河北等地的窑口相继使用。
北方磁州窑对化妆土的运用非常成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磁州窑的胎土大多灰褐色或土黄色,白釉黑彩采用化妆土、彩绘再施透明釉的方法,使釉面白净饱满,黑白对比强烈。在白釉划花、白釉黑彩剔花等装饰方法中,化妆土则直接参与纹饰装饰。在白釉划花中,胎土施化妆土再划花,划痕处露出灰褐色胎,外罩透明釉,这样形成了白釉地灰褐花纹效果,巧妙利用了化妆土本身的色泽来进行装饰。白釉剔花的方法和此相似,只是将纹饰外白“地”剔去,露出深色的胎。白釉釉下黑彩划花工艺更复杂一些,在生坯上敷白色化妆土,上以黑料绘画,再用工具在纹样上勾划,划去黑彩露出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烧成。有些甚至连化妆土也划去,露出深色胎骨,这样形成黑(纹饰)、白(化妆土)、和灰(胎骨)三个层次,以立体的方式装饰器物,这种方法和唐宋象牙雕刻中的镂雕或明清雕漆中的彩雕很相似。
化妆土是一种常用的陶瓷装饰材料。化妆土具有质地细腻、色泽均匀、遮盖力较强、耐火度高、表现力丰富等特性。化妆土装饰,就是使用化妆土来改变器皿外观的一种装饰形式。运用化妆土,可以改变坯体表面的颜色;掩盖坯体的粗糙及缺陷;使坯体表面更光滑,更易于着色;作为釉底料使用,可以使色釉显得更加鲜明;运用于不同的工艺,能够以有限的材料表现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最早的化妆土装饰大都以陶衣或釉底料的形式出现,功能性多于装饰性,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化妆土装饰技法相继形成。在技法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是化妆土自身技艺在不断延续和发展,还经常会得益于其它工艺的启迪,早期技法就是在模仿其它材料装饰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似的装饰手法融合各地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不同的装饰风格,有素雅、温和、洒脱一面,也有华丽、灿烂、热烈的一面。
编辑:李罡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