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点茶无须饶与汝 兔毫鹧鸪吸春露—建阳窑
0条评论
2014-06-21 10:23:1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建阳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
“斗茶”首选 徽宗至爱
政和年间(1110年~1118年),宋徽宗赵佶已经在位十多年了,他还记得有一年的十月初二,文武百官在集英殿为他贺寿,当时辽国、大夏国、高丽也派遣了使者参加。这样盛大的场面吃的却很简单,每人面前除了饭前的几种“看食”外,只有几个小碟子,摆着生葱、韭、蒜和醋。下酒菜虽有多道,但也很简单,九盏酒后便上主食,最后曲终席散。这与唐代流行的奢华盛宴相比,简直寒酸得可怜!难道赵佶知道节俭治国的道理?其实不然,在位的这些年,他足足花掉先帝辛苦积攒下来70%的国库,典型的一个败家子。真正的原因在于先辈们留下了节俭的祖训,他不敢越制罢了。
既然在饮食上不便讲究,赵佶便在饮食的器皿上下工夫。他喜欢欣赏“看食”,这是一种工艺菜,用北宋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的精美瓷器盛装,相得益彰,可以刺激食者的胃口。不仅如此,他还羡慕苏东坡、蔡君谟等文人们“斗茶”茗战的佳话,常常邀请蔡京等宠臣“斗茶”。
自唐末五代起,从福建兴起一股“斗茶”之风。赵佶熟知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是“色”与“浮”。“色”,以茶汤面色鲜白为上。点茶之色,一般有纯白、青白、灰白、黄白数种,以纯白为上。而斗“浮”比斗“色”更见功夫。斗浮即要乳花浮起后着盏不落,先露水脚,水痕先出者为负。斗茶最重“烹新斗硬要咬盏”,要使乳花像固体那样咬住盏壁,凝而不动。这就对茶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当时福建建窑烧制的一种黑釉茶盏,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的,被称为“兔毫釉”。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兔毫”、“银兔毫”。赵佶喜欢银兔毫,觉得白色的兔毫映衬在青黑釉色上,显得格调品位更胜一筹。为此,建窑专门为皇家烧制了“供御”和“进盏”的瓷器。
宋代的关于饮茶的记录非常多。其他文献比如诗歌里,词曲里也非常多。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他说:“闽中造成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鹧鸪斑是什么呢?是一种鸟的羽毛。鹧鸪是一种鸟,它的羽毛上有很多斑点,非常漂亮,茶盏就模仿了这种仿生的。仿生的茶盏是在建盏中非常常见,比如兔毫盏,像兔毛一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他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是说这个盏就是青黑色最好,有那种条状的所谓“兔毫”的为上。
饮茶习惯促成建窑传世
宋代饮茶用黑色茶盏,跟现在茶杯完全不一样。要了解其成因,首先要了解一下唐代和宋代的饮茶习惯的不同。唐人饮茶方法是煎茶;宋人是点茶。这有什么不同呢?唐代人喝茶的时候,取一块茶饼,要把它烤热了以后,要把它碾成细末,用茶碾碾碎。碾完以后要过箩,过箩以后去煮,水要煮三沸,不停地在开。煮好了以后就把它舀到碗里,有的还要加上盐、姜,加上一些佐料,这样去喝。有点做菜粥的样子。所以中国茶文化里有一个很古老的说法,叫“吃茶”,就是根据这个来的。四大名著中《水浒》、《红楼梦》里介绍饮茶时都说“吃茶”。
宋人就不一样了,宋人是点茶。他是只把水烧热了,而不是拿锅里煮。然后把这个茶也碾碎了以后直接拿沸水浇注进去。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沏茶。但是他是连茶带水一块儿喝。他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喝法。他这种水注的饮茶方法叫"点茶"。
我们比较一下,唐代喝茶的时候有调料,茶里加入姜、盐。宋人就主张喝纯茶了,就不再放调料了。我们从今天的角度上看是一个进步。由于他饮茶习惯不一样,所以他的茶具就不一样。为什么要用建盏呢?原因就是保温。建盏这种黑泥导热特别慢,可以良好的保持茶的温度,非常适合作为茶具使用。也正是宋代这种饮茶方法的诞生,奠定的建窑在茶具方面不可撼动的地位。
编辑:李罡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