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说藏】黄旭:佛像收藏讲究“眼缘”,市场从未出现过“暴炒”
2014-07-11 15:40:5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不要一味地追求尺寸 要注重佛像的精美度
99艺术网:佛像收藏作为一个具有宗教信仰和精神内涵的特殊收藏门类,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价格您是如何界定的?
黄旭:佛像的收藏现在已经从初级阶段慢慢的进入到中级阶段了。十几年前收藏佛像的人基本不会注重佛像的宗教价值以及文化价值,那时候主要是看佛像的尺寸大不大,工艺复不复杂,有没有金水之类的。现在的藏家会根据藏品去查资料,去研究其宗教和文化价值。比如一些造型很奇怪的佛像,藏家买到手之后通过去研究可能就会发现是哪一派别的一尊极其罕见的佛像,这样这尊佛像的宗教和历史文化价值就会显现出来。而且这种例子现在包括以后还会有。
99艺术网:如果我们的佛像收藏从中级阶段再向高级阶段进步,您认为从业者和藏家们的深度学习是否至关重要?
黄旭:确实是这样。但是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现在能达到中级阶段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真正要达到高级阶段就要下很大的功夫去深度的学习,因为佛教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深之入骨的。像我们经常用到的“宇宙、霎那、一瞬间”等等这些词都是从梵文直译过来的。佛教文化已经是融入到中华文化中了,所以要达到高级阶段还需要我们下苦功才能慢慢地实现。
99艺术网:您认为佛像收藏方面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
黄旭:最早来说,国内是没有独立的佛像流通市场的,当时佛像是包含在杂项其中的。而国外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专门的佛像拍卖专场了。并且佛像的产地、意义等研究工作基本上也都是外国人先做的。比如现在说一尊佛像是产自于西藏的东部,中部还是西部这些都是我们从国外的学术著作上了解的,并不是中国的学者研究出来的。不仅是在学术方面,在价格方面也是远远领先我们的,在八十年代一尊好的佛像在国外就能卖到十万美金,十万美金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当时也就不会有中国人参与其中了。直到2004年中国才有第一场佛像拍卖,对于国外来讲是很晚的。到了2010年以后,国外的拍卖会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这个时候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像官窑瓷、满鎏金佛像等中国人感兴趣的门类,外国人已经不能和中国人抗衡了。说白了,2010年前佛像拍卖价格是外国人说了算的,2010年以后由中国人说了算。
99艺术网:现在的佛像市场价格在国内外基本持平的状态下为什么还会有藏家去国外收购佛像呢?
黄旭: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外国人对佛像的审美观有时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比如外国人对于一尊清代满金的佛像就不会很在意,就会比中国市场价要低。但是有些中国人不是很感兴趣,雕塑美感强烈的佛像外国就会卖的很贵。这是与东西方审美观点差异和对佛教的理解不同有着直接关系的。但是这一点在慢慢地融合,有很多藏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不断学习早期的佛造像雕塑艺术。
99艺术网:明清佛像的现存状况是什么样的?
黄旭:明清佛像作为一个收藏门类的存世量是可以的,不多不少。但是精品量非常少,像雕塑美感、制作工艺、金水、保存状况,都能达到要求的佛像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99艺术网:您认为刚入行的新藏家对于佛像收藏应该从哪一方面入手?
黄旭:每个人的经历、教育程度、审美都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收藏。比如很多美院毕业的就不喜欢鎏金的乾隆佛,认为比较呆板。他们比较喜欢藏传的那种具有线条美感的佛像。但有些藏家就非常喜欢乾隆鎏金佛,认为宫廷工艺极尽奢华,非常富丽堂皇。所以说不同的新手会去买不同的藏品。
99艺术网:那您对新藏家有什么忠告或者是建议?
黄旭:我个人对于新手的建议是:第一,要交到水平高卖真货的人;第二,找正规有信誉的拍卖公司,我们知道现在的拍卖公司很多,有很多的拍卖公司真品率很低,虽然价格不高,但是没有任何的收藏意义;第三,在自己能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去选择性价比高一点的藏品。不要一味地追求尺寸,要注重佛像的精美度。
结语:中国佛教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佛像的理解更是溶于骨血。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佛像收藏市场必然会受到藏家们的追捧。但是由于佛像的艺术独特性及存世状态,佛像收藏市场现处于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阶段。正如许多藏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只有市场健康的运作,才是对艺术品的最大尊重。”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