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红釉苹果罐赏析
0条评论
2014-07-22 09:16:10 来源:新浪收藏
钧红釉苹果罐
宋代的钧窑利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成为钧红。因它最初为河南禹州钧窑所烧制,故称“钧红”。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钧红是最早的红釉,当时的釉料配置不够精细、准确,除了铜以外,还混杂着其他金属氧化物。因此钧红釉具有红里泛紫的色调,近乎玫瑰花、海棠花的紫红色,所以又称为“玫瑰紫”和“海棠红”。自元代后,禹县钧窑日渐衰落,至明初已不能烧钧红釉瓷器了。但值得庆幸的是,禹州烧制钧红釉的技艺被其它产瓷区继承了下来。景德镇自宋末起就已开始烧制钧红釉瓷器。钧红制品中,还常出现红、兰、紫三色互相交错、如火如霞的绚丽画面。钧红釉的创制,为陶瓷的装饰工艺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明代的宝石红、霁红,清代的郎窑红、桃花片及一些窑变釉的出现,都与钧红有关。
钧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釉色,釉层肥厚,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而且多生窑变,特别是清中期时窑变色泽丰富,流淌自然,成行成丝,满窑变或局部窑变,深受世人所爱。清代的钧红釉烧制比较复杂,白胎烧制时在器表罩一层酱黄色的护胎釉和铜红釉。
此钧红釉苹果罐胎骨很白净,修胎很规整,釉面很光洁,其内口的护胎酱釉色泽较深,而底部护胎釉釉色不很厚,略呈现黄色,器底旋胎纹和跳刀痕清晰可见,红釉表面光润,釉层很肥厚。且底足不平整,这是由于这种釉在烧制中流动性强,烧制时器物多被盛装的匣钵连到了一起,不把匣钵打掉,器物拿不下来,故老的钧红釉器物在出窑时都是从底部慢慢的将匣钵上砍下来的。外表光滑,开片均匀,远观近观都有让人陶醉的感觉,值得珍藏!
编辑:江兵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