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艺术大师傅抱石诞辰110周年——当傅抱石邂逅巴金
0条评论 2014-09-11 10:02:12 来源:中国书画报 作者:黄名芊
\

附图为巴金与写生团全体成员合影留念。傅抱石(左五)、巴金(左四)、钱松嵒(左三)、宋文治(左一)、亚明(左六)

为纪念艺术大师傅抱石诞辰110周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了一部专题片,编导金蕾通过傅二石、傅益瑶的介绍找到我。她开口第一句话就对我说:“你的《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这本书写得很好,记录了傅抱石和巴金在杜甫草堂的叙谈……”
 
那是1960年10月18日那天发生的事,距今已54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写生团成员到成都后,由四川省文联郭生同志陪同去参观杜甫草堂。走进草堂大门,我即吟起杜诗名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淀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二侧为陈列室,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布局紧凑相互呼应,别具一格。草堂占地20公顷,工部祠内有和蔼可亲的杜甫全身泥塑像,诗堂内有一座雄浑朴实的石刻像和另一座杜甫昂首立像,据说都是明清两代雕刻而成的,墙上陈列着杜甫诗意画,全系齐白石、徐悲鸿、何香凝、于非闇等名家所作。为纪念伟大诗人杜甫,历代都有人在草堂旧址布置修葺,已非旧时容颜了。
 
园中古木参天,四周翠竹千竿,间以鲜美的花草、溪流小桥交错其中,水榭为葱翠绿色环抱,景色幽静得令人心旷神怡,也为诗人旧宅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受到优美景色的感染,画家们纷纷在此选择不同的角度作速写,宋文治、钱松嵒等先生画得非常认真,为以后的创作积累参考素材。
 
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在草堂内写生时,傅抱石与文坛泰斗巴金不期而遇。巴金和傅抱石是旧交,抗战时在重庆相识,建国后,两人多次出席文学艺术界的会议,相见甚多。巴金对傅抱石很钦佩,傅抱石也成了文学巨匠的知音。
 
他俩的谈话自然离不开这次万里写生。傅抱石说:“江苏在今年正式成立了画院,在全省调集了一批画家,他们来自苏州、无锡、扬州、镇江等地。集中到南京之后,大家都感到自己的作品缺乏时代气息,有传统功力而缺乏丰富内涵。尤其是有成就的老先生,觉得过去长期囿于卷轴几案之间,对社会缺少关注,画出来的东西很难有时代精神。省委对画家们很关心,建议大家到全国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开眼界、扩胸襟、长见识’。这次出来先到河南,再到陕西,延安、华山。在延安很有收获,在四川准备去峨眉、乐山、重庆,以后再往东转向南走。”
 
巴金点头微笑着说:“非常好,搞文学艺术的都有一个熟悉生活、了解大自然的问题。江苏省委领导很在行,有魄力,搞文学的不能只坐在书斋,画家也要走出画室啊!祝你们丰收。”傅抱石又问巴金:“你来到成都是有任务吧?”巴金说:“国家困难,大城市供应紧张,四川相对好一些,上面要我回家乡看看,住一段时间,也是减轻大都市负担。”傅抱石说:“与河南、陕西相比较,天府之国四川灾情轻一些,供应也好些。”巴金还问了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人民大会堂大画的情况,傅先生告知已完成了,但还不太满意……
 
接着,傅抱石又与巴金讨论起杜甫草堂的诗意画来。傅抱石问巴金:“你看草堂的诗意画如何?”巴金说:“多数都画得不错,有一幅《新婚别》表情做作,也没有画出古代庶民的气质。”傅抱石说:“画诗意画诗词文学功底很重要,对诗意理解不透很难画好。”
 
草堂得知写生团的到来,早就准备好笔、墨、纸、砚,应草堂负责同志之邀,写生团为草堂作画留念。宋文治先生首先动笔,他以利爽的笔墨参照自己的速写勾出了草堂花园内的两座桥,接着傅抱石先生在桥边画了一株松树,钱松嵒加了亭子和树,余彤甫、丁士表、张晋、魏紫熙先生一个接一个往上画,各位画家都在纸上留下墨迹。傅先生还在旁作参谋,指出如何才使画面整体统一。勾好墨稿之后,再染墨、染色。画面以墨为主,辅以青绿淡彩,显得生气勃勃,不乏神韵。待颜色稍干,最后由傅抱石以篆书落款“草堂图”,题上画者姓名,献给杜甫草堂留存。巴金先生对此饶有兴趣,始终在旁观看,直到落款完毕,约有一个多小时。之后,他还和写生团全体成员在草堂门前合影留念,我们非常荣幸地和文学大师一起留下了终生难忘的镜头。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