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趄(qie)
【编者按】2014年9月12日上午9时,由99艺术网发起并承办,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龙美术馆联合主办,以及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震旦博物馆、今日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浦东时报等共同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2014·浦东)在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战略定位与运营策略”旨在搭建国际民营美术馆领袖、行业精英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整合国际美术馆行业领袖思想,为推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解决之道。在第二单元“民营美术馆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及公共价值体现”中,广东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参与了讨论。
与院校进行教育项目的合作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在馆内进行的讲座,也有进入学校中进行的讲座。其中有分享,也有对问题的反思。
我们的社区性很明显,做了四年之后,突然发现我们认为的“当代艺术”和外面观众认为的“当代艺术”其实是两回事,这就和公共教育中“教育”这两个字本身的意义有密切关系。
今年,我们确定了教育项目的选择、取向、资源的分配等问题,决定从两个方面去发展:一方面把公共传播归入公共教育,合并成为一个公共项目,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做公共教育,而是做公共项目。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在地性,我们对我们所在区域到底有多了解?有多深的研究?今年我们就找到了中山大学的社会研究学院,跟他们一起去做调研、去研究,试图发现美术馆在中间究竟发挥了什么影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公共教育和公共项目不同,我们过多的想象我们怎么做项目来让公众来了解艺术,但其实我们却忽略了观众的需求,这一块是我们需要加强的。你的观众分类和构成是怎样的?为什么来?每一个群体来的目的是什么?会在美术馆停留多久?参观线条是怎样的等等,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应用的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只是目标观众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是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么把握刚才说的公共项目的出发点及其效果。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其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互联网除了传播的有效性之外,微博、微信等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产品和观众更直接,无缝的对接在一起。现在有很多导览的新媒体应用,包括观众进入美术馆中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得作品简介,包括微信的互动等等,在这些应用背后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我们观众的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我们可以去研究我们的观众或者进行别的研究,从这个作用而言,互联网已经从之前的传播渠道慢慢有了新的渗透,渗透到我们其他相关功能的渠道上面。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