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四季第39期拍卖会,将于9月17日至19日预展,20日至23日举槌,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此次拍卖的瓷器工艺品部分将为大家呈现“瓷器 艺术文献”、“工艺品选萃 烟壶”和“玉器 工艺品”三个专场,共1900余件拍品。
本次工艺品选粹专场中,甄选竹木、漆器、佛像、擦擦、铜器、掐丝珐琅器和印章等诸多门类中颇为突出之嘉萃,分类向大家逐一介绍;文房部分为大家介绍三方石品尚嘉,制作精良的文房佳砚;最后,北京工艺懋隆贸易有限公司(原北京工艺进出口公司)旧藏龙袍和新缂丝佳作,为织绣部分之亮点,以供诸家选藏。
清 唐云藏 石涛款竹刻诗文臂搁 长 27.4 cm
带旧包装、包装唐云题签“大涤子刻隶书竹臂搁板”
来源:唐云旧藏 上海市文物商店旧藏
本品裁竹一段,随行而就,板面阴刻隶书铭文一段曰“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畲,以记闻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清湘遗人大涤子石涛”,钤一阳文印曰“粤山”。此段铭文一说引自明陈继儒《岩栖幽事》,一说引自《小窗幽记》,无论出处为何,均为一篇文人警世小品。另外本品带旧包装,包装上有唐云题签“大涤子刻隶书竹臂搁板”,本品为唐云旧藏、上海文物商店旧藏,来源可靠,殊为珍贵。
石涛(1642一约1707),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着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唐云对古书画收藏亦情有独钟,醉心于石涛、八大、新罗、金农、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诸家作品,欣赏揣摩之余奠定了他清新俊逸,沉郁雄厚的画风。此外,其对紫砂壶、砚台、竹刻、印章、木版画籍等均乐之不疲。
清中期 文岳英款竹刻诗文臂搁 长 25.5 cm
题识“会心不在专,得趣不在多,于拳石盆池间俨然具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宛然见上古圣贤之心。仁薮大兄属 文岳英”
文岳英(1805—1871),号小南,湖南衡山县人,道光丁酉(1837年)登拔萃科,京闱举人,历任户部主事、方略馆纂修,咸丰年间重修岳庙,加四品衔,诰授中宪大夫。晚年文氏主讲衡山文峰、集贤、观湘、衡阳石鼓、醴陵渌江等书院,学行文章脍炙人口,书法亦冠绝一时。
清早期 刘起款竹雕风雨归舟图笔筒 高 15.4 cm
本品筒身纹饰为风雨归舟图一幅,刻法大部采用浅浮雕,局部辅助运用阴刻技法,实为阴阳文合刻,画面中心,一叶扁舟上一立一卧两老翁,立者撑船,卧者撑伞遮风避雨,浅浅几刀刻画人物面部,神态怡然。近水远山均用有层次的阴刻线条表现,颇有风雨交加的感觉,显得风大雨急。水中芦苇几丛以浅刻描绘,细腻灵动。山石以竹筒表皮上加阴刻线条表现,显得高出水面一层,立体感强,山石之上横出怪柏苍松、垂杨细柳,细节之处刻画清晰生动,更于枝桠间、岸边和山间加点细密小点,用以表现细小树叶、水花或雾霭,凸显雕法细腻独到。口底旧镶,古朴稚雅。
筒身另一侧刻减地阳文“满城风雨近重阳。戊戌春三月仿文五峰笔法”,钤一阳文方印“昌复”,仅二十个字,分别采用隶书、楷书和篆书,笔力苍劲,结构和谐。所题“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宋代诗人潘大临留下的独句,因其烘托场景自然高妙,而成为千古名句,后世多有文人续句。后言“仿文五峰笔法”,指刻画笔意仿文伯仁其山水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之意境。本品纹饰刻画细腻自然,描绘一幅生动的风雨归舟图,仿若耳边隐隐约约聆听到风声雨声,颇为精彩;题录诗文雅致而与纹饰相呼应,所刻题识笔力苍劲有力,字字真识,颇为巧妙,实为不可多得的竹刻精品,收藏价值颇高。
刘起,生卒不详,字韩抒,号昌复,晚年自号可笑道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补博士第子员,雍正二年(1732)贡入太学,工诗善画,兼善竹刻,年八十四岁而卒。《竹人录》中记载其“所刻笔筒秘阁,行书婉丽遒逸,花卉偶一为之”。刘起的竹刻作品并不多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刘起款的竹刻梅花图臂搁,寥寥数笔刻画文人画气息,笔力流畅自然,此件落款为阴刻行书,笔法流畅自然,可与本品对比而习其意趣。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