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四季第39期拍卖会:工艺品选粹
0条评论 2014-09-16 14:12:5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清 王澍款端石随形大砚  长 45 cm
带龙锦锦囊、带日本包装

本品端石制,色紫质润,砚材饱满硕大,砚堂有翡翠斑,随形而就,浅琢砚堂,平坦如镜,砚额有篆书铭文“宝我石田”,观此篆书铭文,虽只四字,字字结构稳健,结字匀称端庄,法度分明,规整森严,笔画虽纤细,但笔力内凝,入规出矩,火候纯熟,乃为一代书法高手。落款“良常老人澍制”,钤二小印,一曰“澍”、一曰“若林”,盖出自王澍手笔。砚侧依石璞之形,不饰繁缛,一任自然,得古朴天趣,一派文人雅韵,翁方纲谓王澍篆书得古法,当为第一,如此材硕质佳之巨砚,当是王氏临池作书宝爱之物。

王澍(1688-1743),世称王良常,字若林,又作若霖、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晚号良常老人,江南金坛人,清代书法家,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入翰林,绩学工文,尤以书名,官至吏部员外郎,康熙时以善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告归后益书,名播海内,摹古名拓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辄跋尾自道所得,后内阁学士翁方纲持论与异,谓其篆书得古法,行书次之,正书又次之。着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篆书轴》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书迹较多。

明 歙石抄手砚

明 歙石抄手砚  长 26.8 cm  带天地盖

本品以罗纹山旧水舷坑歙石为材,通体呈石色青绿,遍布细罗纹及青黑晶莹的角浪纹,质坚密莹润,有锋芒易下墨。砚身长方形,砚材硕大,形制规整,砚背琢抄手,砚堂平坦,一指槽墨池,三面起宽边,左侧琢铭文曰“结茅壅双县,南去柳树八里,东为寒雅墅,西为桑乾河,第七十八辛已 老猩”,浅刻而成,笔画质朴古雅。

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故名之,长方形抄手砚为宋代砚之主流,明清两代多有仿制,本品便为此种佳品,颇具古意,得赵宋之神韵。同时,此一方砚着录于《龟阜斋藏砚录》中,来源可靠,体量较大,选材上乘,实为文房收藏之嘉选。

“龟阜斋”是山田奂先生之斋号,龟阜斋主人与日籍西泠印社早期社员长尾甲同是四国高松市人受之影响及秉承祖上美德,淡泊名利,雅好中国文化,尤钟情于中国古砚之收藏。1992年,龟阜斋主人荟集所藏古砚,经沙孟海、谢稚柳等署题,顾廷龙作序,由上海书店精印出版《龟阜斋藏砚录》,书中详述龟阜斋所藏名砚,若本方歙砚,确为龟阜斋主人心赏之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早期 藏青缎织彩云金龙纹吉服袍

清早期 藏青缎织彩云金龙纹吉服袍  163 × 136 cm
来源:北京工艺懋隆贸易有限公司(原北京工艺进出口公司)旧藏

\

王玉祥作缂丝春游图挂屏  149 × 50 cm
附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收藏证书

缂丝织造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它最早起源于汉代缂毛,历经唐、宋、元日趋发展成熟,及至明、清两代走向辉煌。缂丝,又作刻丝或克丝。它是一种运用“通经断纬”或曰“通经回纬”技法织造而成的平纹织物。本品织山水楼阁之景,云雾缭绕,似人间仙境,山路蜿蜒崎岖,有两三高士骑马登高,渔船停泊至山脚水岸,工艺精湛,图案典雅,别致多样,缂工精致,色调古朴,是一件难得的陈设装饰佳作。

王玉祥(1946-),男,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宣和缂丝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的研究机构团体会员,与苏州王金山并称中国缂丝界“二王”。

【展拍信息】

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 碑帖法书

预展:2014年9月17 — 19日

拍卖:2014年9月20 — 23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