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波普”:关于西格玛尔•珀尔克你不知道的5件事
0条评论 2014-10-10 11:39:46 来源:99艺术网国际频道 李洪雷编译 

\
西格玛尔•珀尔克( Sigmar Polke ) 

1.西格玛尔•珀尔克看起来像一个放荡的银行经理

珀尔克身材高大,戴眼镜,并且总是西装革履,看起不像是逆势者和越轨者这一类的人。本质上他是一个概念论者,尽管他的导师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认为媒介是已死之物,但他还是纵情于画作抒情的可能性。

珀尔克1941年出生于波兰,1945年跟随他的家人逃到图林根州,1945年又逃离东德的共产主义政权区,首次到了西柏林,之后进入西德的莱茵兰。1960年代,战后德国在经济奇迹的催生下成为了一个梦幻世界,珀尔克和朋友们一道决定用绘画向消费社会和狭隘世俗展开辛辣的讽刺与挑战。当时德国社会的核心价值无非是领略异国风情的旅行、物质上的享乐、美女海报的色诱和时尚的家居环境。在美国艺术的影响下他们形成了一个被戏称为“德国波普”的艺术形式。

\
珀尔克作品

2. 珀尔克曾在杜塞尔多夫的彩色玻璃厂当学徒,并一生沉迷于彩色玻璃、幻觉和模糊空间

他的作品由塑料片层、腊印图像和模糊的摄影纹理粗糙的组构在一起,这种做法源于罗伊•利希滕斯坦,后来成为了众所周知的“珀尔克点”。在他使用的创作材料中,一些东西超出了人们一般的认知范围,像火药、果汁、砷和陨石粉。

3.1963年,珀尔克跟格哈德•里希特共同创立了“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m)

这是一个回应美国波普艺术挑战的伪运动,它以赤裸的、使失去个性的方式描绘消费对象,使人想起之后在在东部阵营占据首要位置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艺术运动。珀尔克的作品凝结了战后德国一代的心情,这些人既不认同东方极权主义也不认同西方资本主义。

\
珀尔克作品

4. 珀尔克用娱乐毒品广泛地实验

他在旅行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后遇到了这些东西,在这些地方他了解到“现实的常规定义和正常生活的想法毫无意义”。这种模糊现实的感觉被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特别是70年代早期他搬到一个公社农场后,从那时开始巨大的蘑菇就开始出现在了他的画作中。他之后放弃了所有的兴奋剂,包括烟草和酒精。

5. 珀尔克对摄影和电影制作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作为一个画家

在职业生涯早期,珀尔克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虽然没有印刷,但是之后成为了他创作的原材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摄影、绘画和概念艺术的边界模糊,这也就让它前期积累的素材发挥了作用。

珀尔克将积极和消极的图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并置,直接将照相用药品泼到这些图像上,创造幻觉的着色效果,让人想起麻木不仁的状态。在东部旅行中碰见的鸦片烟馆和与熊作战的人是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编辑:李洪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