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区恋爱或分手的N种方式
0条评论
2014-10-22 16:04:5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赵成帅
纽约苏荷区
艺术区与艺术家、艺术空间的关系在一段时间里很像恋人,或扭捏呢喃,或炽热火烈,或反目成仇却泪眼执手——多年以后,面对武装的拆迁队,艺术家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挑选颜料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1、纽约苏荷: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苏荷区(SOHO)原是纽约19世纪最集中的工厂与工业仓库区,五六十年代,美国艺术新锐群起,各地艺术家以低廉租金入住该区,安迪·沃霍儿、罗伊·李奇登斯坦、罗伯特·劳森伯格、约翰斯等都是那里的第一代居民。六七十年代之交,纽约市长作出具有文化远见的决定:通过立法,以联邦政府的立场确认苏荷旧建筑景观为文化艺术区。
1982年,苏荷的画廊逾千,艺术家逾万,“新美术馆”及世界顶级现代艺术馆“古根海姆下城分馆”先后落成,鼎盛时期,在这块面积、人口均不足纽约1%的地方,居住着占纽约全部艺术家30%强的艺术家群体,不少出名画廊就是从那里发展起来的。
而到90年代,随着租金飙升,艺术活力与纯度不复当年,成为高级旅游景点。2000年以后,大批画廊与艺术家工作室迁移至中城二十街一带切尔西区,以当年同样的热情建成第二个“苏荷”,据称老苏荷至今还有画廊约100家,身处老苏荷区,大概只有“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份儿了。
巴黎左岸
2、巴黎左岸:流动的盛宴,艺术家的公墓
巴黎尤其是左岸自法国大革命前就形成了容留潦倒艺术家的传统。仅仅是因为自由,大批的艺术家来到左岸“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没有左岸就没有巴黎”绝非虚言。
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形成了以文化艺术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经济中心隔河对照。所以常言“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从1848年二月革命时波德莱尔受到傅立叶的鼓舞,在街头革命群众中被火药熏黑了双手,到20世纪初,历史选择左岸成为艺术家“朝圣的麦加”——西班牙的毕加索、俄罗斯的夏加尔、美国的海明威、爱尔兰的乔伊斯,纷纷来到左岸的蒙巴那斯一带。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晚上住在拥挤嘈杂的“蜂箱”公寓(一种八角形设计的房子),白天泡在咖啡馆里写作、取暖、交谈,一直到咖啡馆打烊。夏加尔回忆:“在那些日子里,艺术的太阳只照耀巴黎的天空……”,海明威也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在左岸,安葬着法国的先贤卢梭、雨果、佐拉、伏尔泰、若海斯、居里夫妇;在左岸的蒙巴纳斯公墓,还安葬着萨特、莫泊桑、罗德、波特雷尔等一大批艺术家——不打折扣的“流动的盛宴,艺术家的公墓”。
3、北京79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000年后随着北京市的城市开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崛起798艺术区成为中国的“苏荷区”。1998年艺术家于凡、隋建国等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的名义集体在798建立了工作室,紧接着罗伯特、黄锐、苍鑫等人进驻798,再后来东京画廊开办,2000年那会儿,798的租金每平米只有6毛钱。
2005年,中国艺术资本开始进入艺术圈,很多画廊融资成功进入了798,唐人、北京公社……而外资机构也开始关注798,比如尤伦斯的进驻,798的含金量和国际关注度骤然提升。2005年798成为当代艺术的主场,仅仅三年后,就出现快速商业化的态势,而金融危机的到来致使不少画廊关闭退出,顾振清把这一现象比作“换血行动”。
在最鼎盛的几年间798艺术区的空间一度达到200多家,现在据艺术区官方统计只剩119家。随着日益高涨的租金与缓和下来的艺术市场行情,2013年初韩系画廊集体退出中国,时态空间、星空间、玉兰堂、HI小店、北京空间、泉空间……或因租金合同与七星集团产生龃龉,或被迫关门撤出,或二进二出。而798周边的草场地、一号地、后沙峪等艺术区也涨起租金,二楼出版从798搬往草场地,而9月初在草场地待了十年的吴文光却选择搬离草场地前往更为偏远的艺术区——以798为轴心,周边的艺术区正在形成一个迁徙梯队。
每个节假日,看着在798穿梭的游客,“剪不断理还乱”之后好一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编辑:赵成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