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的开馆展“太平广记”让不少人大呼惊艳,不过与展览用心程度成正比的自然是相对较长的展览更新周期。现在红砖终于以黄永砯的展览“马戏团”开幕新展了,这次的展览名是根据艺术家2012年创作于纽约的同名作品《马戏团》命名的,最初它本应该出现在“太平广记”的展览中,却因为种种际会未能于展览开幕时到场。如今,这件作品终于登陆红砖美术馆,同黄永砯的另两件作品一起,构成了这次的全新个展。
黄永砯创作于2012年的装置作品《马戏团》显然是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整件作品充满戏剧张力。一只木制的活动关节巨手悬在空中,在它掌控下的则是一只竹制巨型兽笼,笼子内外安置着十五个无头的野兽标本,这里面既有黑熊、狮子、斗牛、野猪这样的猛兽,也有山羊和野兔,甚至还有一只飞翔中的蝙蝠。相同的是,这些动物的颈部切口都被红色织物裹住了,血液似乎凝结在了伤口之上。而与野兽标本一样散落各处的还有另一只木制巨手,操纵与失控在同一时空内出现着。
事实上,以动物作为象征和隐喻是黄永砯多年来创作的重要线索之一,早从1990年代开始,他就常将动物作为创作材料,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动物剧场》系列,散落一地的昆虫、游走的蟒蛇或是偶尔眨眼的蜥蜴,都让看展的人瞬间觉醒,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红砖美术馆展厅里的《千手观音》系列,则属于会让密集症患者们惊慌失措的作品了。不过早在黄永砯开始创作这个系列的1997年,可没有这么时髦的病症。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德国明斯特一座教堂里的基督像,塑像在二战期间被毁双臂,至今仍保持原样,只是在原来手臂的位置写了一句话:“除了你的手,我没有手。”而这次展出的三件《千手观音》作品则是由先前的一件超高规格、长满了手臂的铁塔拆分而成的,这些群集的手臂形态各异,手中却都握着不同的物件,刀叉剑戟或是拖把水桶,仿佛努力在把几个世纪以来手能握住的实体都呈现出来。
相比前两件大型装置雕塑作品,展览的第三件作品《桃花源记(421-2008)》则没那么显眼。这是一件黄永砯完成于2008年的手稿,在手稿中艺术家对经典文本《桃花源记》做了全新的解读。这种文本创作也一直是黄永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早在“厦门达达”时期,他执笔的《焚烧声明》、《发生在福建省美术馆的事件展览前言》都是相当重要的文本,充满了反思精神。而如果你有耐心读完这些涂写在稿纸上的文字,或许你也会更加清晰艺术家在“马戏团”中想说的话。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