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我们一行十二人踏上法国艺术之旅,一路之上,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卢浮宫
匆匆忙忙地穿梭于千百年的艺术长河中,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并不只是那几件闻名遐迩的惊世之作,恰恰是许多不那么惊世骇俗,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大量“寻常”之作。观看的角度极为重要,我相信那句话:“大脑看不到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
卢浮宫有许多大师作品也有许多工匠艺人的作品。大师只是极少数,更多的是工匠艺人。而在英语中大师和工匠都叫“Marster”或许大师和匠人本就是一体同生。通常我们对大师了如指掌却对一般的匠人鲜有寡闻。殊不知大师的基石恰恰都在这些工匠技艺的传承中。在卢浮宫,我看到了这种艺术的传承也看到了变革,看到了精华也看到了缺憾。
缺陷
卢浮宫的雕塑时代跨度很大,作品的水平也有些参差,许多作品也并不那么完美,有些甚至是出现明显的缺陷。比如有些雕塑的比例不是很协调,或是表情显得僵硬。但正是这些带有缺陷的作品让我很感动。因为不是每一个艺术创造者都是天才和大师,他们作品留下的缺陷让我感受到他们就和我一样只是艺术道路上的一个探索者、追寻者。缺陷拉近了作者和观者的距离。穿越古今中西,我看到了造型是怎么传承下来的。无数的人用缺憾来传承技艺,从而造就一个伟大的天才。在卢浮宫里,大师们的作品让人震撼,而艺人们的作品让人感动。作者也好,观者也罢,在历史和自然面前是那么的苍白和易逝。人能做的只是费尽心力的践行自己生命的意义。
折服
艺术是人创造的可与自然争雄的神秘之物。希腊人在大理石的雕塑中发现了美的理念;罗马人给雕塑注入了美的情感;中世纪似乎在抛弃美的道路上却找到了美的永恒样式;而文艺复兴让美具有了人的力量和个性。我并不是想给这些作品做一些抽象的品评,只是感受到了艺术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它就潜藏在这些作品中,也流淌在不同时代的血液中。我想象艺术在这个宫殿之中有些恐怖,因为作品实在多得让你无法想象,而每一件作品都汇聚了人的理想和感情。在人们再造的世界中,人神不分,时间静止。而艺术也似乎有了灵魂,超越了这些作品的物质本身,关照来此的观者。我折服于此,不仅是有着闻名世界的艺术作品,而是看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才情,在历史面前的坚毅。
奥赛博物馆
和卢浮宫跨越千年,囊括东西方艺术不同,奥赛博物馆只是收藏了整个十九世纪前后法国及周边国家的一些作品。但这些大师的名字却足以让人顶礼膜拜。米勒、库尔贝、安格尔、莫奈、德加、梵高、塞尚、高更、罗丹、马约尔••••••这些几乎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但不禁也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推崇这些大师呢?
印象派在西方风起云涌时,也差不多是西方艺术传入中国的时候。印象派的光色原理,重颜色轻造型的方式很容易被学习。此后我们有了苏派的传统,苏派把法国古典主义和印象派相结合,成为了我们学习的一种捷径。再后来我们抛弃苏派的传统直追印象派。时至今日,中国各大美院的油画专业很多还把印象派的一些理论奉为经典。因而很多中国学画之人对法国印象派都趋之若鹜。
以历史的眼光看
对我而言,这些大师的作品是值得学习的,但并不神秘,也并不是画的无可挑剔。相反,有些画相比之下并不是那么精彩。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毕沙罗的风景画也就和画的好点的画家画的风景并无太大区别。雷诺阿晚年画的人体颜色也不那么协调等等。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光彩夺目呢?我想是变革的勇气和自信,是开创历史先河的远见和决绝。看这些大师的作品是需要把他们放回到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中去理解的。
如果我是十九世纪中期学院派出来的画家,一定不会喜欢莫奈的《日出•印象》那种草率和随意,简直是在欺世盗名;也不会喜欢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那种赤裸裸的世俗表现,恶俗不雅;也会认为从现实主义带来的把眼睛所看到的场景直接搬到了画布上的做法是那么丑陋不堪。有时候时代和出身背景局限了人的审美和趣味。可以想象这些大师在当时面临的压力和批评。我们今天看画,不是看他们画的有多好,至少在我看来,我看不出他们比德拉克罗瓦、大卫、安格尔画的更有水平。但他们的画还是很具有感染力,因为变革本身也包含了巨大的能量。当我看到库尔贝的《费尔南德斯的葬礼》时,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画的人物有些僵硬,但整体画面的宏大和庄严,内容的庸俗和不值一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不是重大题材,不是重要人物,不是具有美感的画面,不是体现华丽光鲜的场景,却是现实发生的一部分。把原本不能入画的内容如此郑重的表现出来,这种撕去一切外衣,直逼生活现实的做法,确实产生了一个把观众吸附进去的漩涡。我在画前良久未动。
历史的潮流决定了他们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是无情的,推举出来一批才华横溢的先行者,也扼杀了一批同样才华横溢的保守者。从法国的现实主义和印象派,他们对抗学院的贵族的审美和官方认可的模式,这是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吻合的。正是迎合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所以印象派才被社会普遍的接受并推崇。
库尔贝的《费尔南德斯的葬礼》
直观感受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观看作品,不用去想它的历史背景和叙事内容,只要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形式和情感。其实,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比如在看到罗丹的雕塑时,我把自己看做是他的学生或是同行,设想自己在面对一个模特进行创作时,就能领会到罗丹的那种创造性的表现。不拘泥于对象的客观真实,不受制于古典人体美的规范,而是尽其可能挖掘人物的感情和性格。通过主观的强调、夸张,让人体的每一个形体转折和肌肉都带有了一种情绪。
这是我现场拍摄的罗丹作品的照片。奥赛并不让拍照,我还是随机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因为现场感受很不一样。从人物高凸的眉弓、深陷的眼窝、胸窝、肚脐可以看到罗丹完全进入了自我的状态,对形体和空间的处理游刃有余。雕塑的肩头、锁骨、胸肌,整体空间上做的很平,而形体上做的很饱满。肚子却是很“空”,手和脚得以突出,双手比例偏大,双脚也有些拧,但却是充满了力量感。在这件雕塑上我看到了形的个性,因而不得不说。
在奥赛博物馆,我同时看到了许多罗丹前后的雕塑家做的作品。从吕德到卡波尔再到罗丹、布德尔,传统就在其中。所有的大师都不是凭空降生,你可以在作品中找到他们的关联。通过这些作品,我感受到这些活生生的人曾经的生命运动,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巴黎,塞纳河、阳光••••••
吉美东方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次特殊的观看,因为我们从东方远赴欧洲却是在看东方的艺术。但这是一次颇有收获的参观,丝毫不亚于卢浮宫和奥赛之行。
地域的造型差异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来不及细细琢磨所看到的这些好作品,只是粗略的感受到东西方造型的差异和东方不同地域之间的审美的区别。东方的雕塑形体很浑然厚实,线条很流畅,细节很直观。对局部形体的理解也是强调概念和直接性。比如浑圆饱满的胸部,圆润结实的臂膀,衣服的浅浮雕处理也是恰到好处的突出身体的敦实感。在这之前,我对这些雕塑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把好几个地域的雕塑放在一起比较观看感觉还是很不一样。东南亚、南亚的、中亚、东亚每个地域的造像都有其地域性的特点。想想这些雕塑其实和真人的形象差异还是很大的。比如中国的造像,和中国人本身的形象对比差别还是很大的,但造像却有着明显的中国人的印记。或许这和文化本身有莫大的关系吧。我有些好奇这种造型风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怎么形成的?艺术家在里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个体的力量还是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决定的呢?
罕见的雕塑
在吉美博物馆,我看到了几件有意思的雕塑,是我之前未曾留意的。一件是菩萨弹琴的雕塑。已经汉化的菩萨形象,侧身优雅抚琴。这是明显的世俗化和汉化的特点,让我感到惊讶。二是有两件躶体的显露生殖器的佛像雕塑。佛像早期受到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影响,但直接出现裸体还是极少的。不知是否传承了本土文化中的某些基因。三是四件明代的铸铁造像。这可以和山西晋祠的四件宋代铸铁雕塑比较。这组雕塑的艺术价值明显高于晋祠的那组,雕塑形象饱满生动,注重衣纹的线条和整体的“势”。造型虽有些僵硬但更添古朴韵味。
蓬皮杜
蓬皮杜三个字意味着现代、前卫、先锋••••••从它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那样的桀骜不驯、特立独行。蓬比杜充满了文化的杂糅,似乎是现代主义或是全球化让艺术变得无所适从。这里不乏经典,但即便是经典有时也是无足轻重。因为艺术在反经典路上的发展了近一个世纪,早已解构了一切。只是在这里我依然能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
看得懂的蓬皮杜
蓬皮杜的收藏涉及了许多内容,几乎是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缩影。艺术形式变得越来越多元,表现内容也越来越宽泛,但形和色依旧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在夏加尔的画上看到了形的趣味和想象的力量,在毕加索的画上看到了形的张力和颜色的爆发力,在莫迪利安尼的画上看到了形的修养和色彩的品味。每一个艺术家都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我无需知道作者是谁完全能从作品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一部分是美的关照,另一部分是感官带来的思想的刺激。无关乎抽象和具象也无所谓设计和造型艺术,我所感受到的是人用一种特定的物质形式来传递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同去阅读一本书,去了解他建立的一个世界。遗憾的是我们只知道几个熟悉的著名艺术家,而许多同样优秀的艺术家我们只看到他一两件作品,其它的作品知之甚少。我们眼中的艺术实在太少或者也还太狭隘。如果蓬皮杜是一本书的目录,那现代艺术的这本书我们才刚刚打开。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展示的夏加尔的作品
看不懂的蓬皮杜
艺术形式越多元也意味着它在某些方面也越个人化和碎片化。在蓬皮杜里有许多作品我们其实看不懂,一方面是语言的障碍,一方面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我感兴趣的是,艺术如果不是自娱自乐的产物,那它就需要交流和传播。但如果观众完全看不懂作品,那如何感悟艺术的魅力呢?虽然有这样的悖论,你看到就得到,“不懂”也是一种感受,也可以成为一种交流的基础。然而很多影像作品和装置作品如果没有语境,实在很难有所触动,就像你不会在厕所看到小便池就去领悟杜尚的思想,我也不会在完全没有看明白影像的内容便发出醍醐灌顶的感慨。如果作品看不懂,那我们在观看什么呢?我没有想明白,或者我们在体验现场,刺激我们的想象力。不可否认有很多看不懂的作品也植入了我的记忆,也确实带给了我一些想象的空间。我在试图说服我自己,作品那么多,看得懂和看不懂你都有可能记住或忘记。但如果最后某些作品在我大脑中留下了一个残片,那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结语
回到北京,其实想说的不只是这些,有些感触实难用文字描述。但我还是尽可能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因为有过的感动需要用真诚去表达。感谢大艺博组织的这次梦幻的艺术之旅。也感谢一起走过这段时光的小伙伴们。
编辑: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