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了二十多年的画,陆续出版了十多套连环画,出版了三本速写专著,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并获得两个银奖,三个铜奖,还多次在全国各种专业书刊发表专业论文和作品。
记得刚学画时认为画的越像、越逼真才是好画,上大学后是看画的技法漂亮,画的帅才是好画,整日乐此不疲地去模仿并沉醉其中。那时什么齐白石、李可染、塞尚、凡·高全都不放在眼里。通过学习,不断进步才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精湛技法是作为一幅优秀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时期更偏重于画面整体意境的把握、画面人文内在的体味及有意味的形式语言的运用。到了读研究生时,忽然发现自己的作品在一大堆作品中鹤立鸡群、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够突出,因而挖空心思一门追求在构图、技法、表现形式上的与众不同,忽视了对绘画本质因素的专注与追求。这段是我绘画风格的显著变化时期,于是人为的、虚假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产生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奖项。
由于我们的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最初是从西画基础教学入手,最初对物象光影模拟表现的训练方式是日后阻碍对中国画本质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画的基础学习无论是略显枯燥的技法、简单重复的书法线条练习,没有相当长时间的磨炼、极高的悟性是很难体味出其精神与高度概括的精湛形式之完美结合的图形的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因而认识中国画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漫长实践过程。
去北京看第八届全国美展时,偶然有一个机会去看了故宫博物院馆藏精品展,这以前我对国画的了解仅限于画册,当我面对一幅幅初看似平常,细品则别有洞天、气象万千、鬼斧神工般精湛的大师杰作时,完全被其特有的魔力所吸引,一遍遍反复推敲,深入研究作品的外在形式及精神内涵,作品的精妙便逐渐显现出来,越看越引人入胜,玩味无穷。我被其特有的魅力所震撼而由衷赞叹,直至五体投地。从开馆看到闭馆整整看了一周,如醉如痴、流连忘返。本来想看几天的第八届全国美展,只看了一上午就草草收场,再也不想进馆了。这两个展览反差太大了,我终于明白了中国画博大精深的内涵,平中见奇,不温不火,平淡中寓雷霆万钧之功力,无为而为的精神境界,充分体现出艺术中真、善、美的本质和真谛,即中国画的传统不只是一个形式或样式,而是具有形象内涵的符合视觉规律的生命体。形式只是它的物质载体,如果仅仅去研究它的技法是很难学懂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它的画理及艺术规律。画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但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根。个性是内在的,是在被品味中逐渐张扬。不要刻意地追求与他人的不同,因为你的存在、你的感受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继承使用传统水墨技法就如我们中国人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只是外在的形式,因人而异,赋予其不同的内涵,也不会担心中国人都是黑头发、黄皮肤会雷同,如果把头发染黄来以示和同胞的区别,恰恰忽视了内在本质的彰显,追求表面的形式个性,是虚假的、没有生命力的。因而个性是内在的,由表及里的自然彰显,不仅是表面的形式个性。去掉功利性还绘画以本来面目。简洁不简单,把高、精、深的东西提炼成简洁明了是大智慧。把事物复杂化、故弄玄虚是齐白石先生所说的欺世。我画的这些画没想过要出新,也没有想过像谁,只是在深入研究、学习传统的基础之上,明了画理,感受自然,然后随心所欲地表现我所感受到的、悟出的、心象的世界。
这本画册是我2001—2010年的作品,在这里诚惶诚恐地展现给大家,衷心希望得到同道及朋友们的指正。
在这里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教育、影响过我的人,同时感谢我的良师益友范文南先生对我的画作的鼓励,并大力支持促成画册的出版。
张晖
2010年12月7日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