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专题中我们推出玩玉,例如:笔架、扳指、印石、水滴,石之美者以为玉,自古中国就是美玉之国,在文房雅玩中,玉质的文房用具便成为文人墨客的心头挚爱。
标的533号拍品,白玉雕鹿街灵芝扳指
清朝物件,玉质细腻温润,鹿纹浮雕精妙生动,口衔灵芝,形成福寿安康,幸福合乐之境界,扳指本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清入关以后,举天下以奉养八旗,不劳而获,待遇优厚,八旗风气日渐奢靡,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八旗子弟争相以贵重材质制作扳指,相互攀比炫耀。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玉质细腻温润,鹿纹浮雕精妙生动,口衔灵芝,形成福寿安康,幸福合乐之境界。本次"文房雅集"专场特别推出第四个专题"文雅之气"文有文化、文字之意,此专题特别推出晚晴到民国时期名人铭文的文房赏玩,552号拍品。
民国时期吴敬恒、王师子竹雕竹雀图行书成扇;554号拍品,民国时期,李若虚徽刻竹扇骨
民国时期,李若虚徽刻竹扇骨
竹雕眼镜盒及镜子
550号拍品,民国时期,蒋介石的家庭教师周荫堂用过的竹雕眼镜盒及镜子;还有来自一位资深藏家友情提供的在20--30年前从苏州文物商店流出,清末杨渭泉的锦灰堆铜刻挂屏,杨渭泉纸墨类作品偏多,此铜刻挂屏在国内极其罕见,素雅的版面,见其可凭信怀古。此专题拍品均蕴含充实的文化底蕴、散发怡情养性的艺术意味。
吴门竹刻大家张泰中,字太中,号竹道人,精绘事,善竹刻。在本场拍卖推出的作品中推出了他典型的竹雕浅刻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论静物花鸟还是人物,刀法纵横中,"刀光之味,铺面而来",本次拍品有幸征集三件臂搁作品,一件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竹刻摆件《濂溪意趣》荣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09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展评比金奖,为其艺术做出了十分全面的诠释,为了更好的表现出竹刻臂搁的艺术感,在创作中以阴刻为主,以刀为笔通过线条、阴阳等出奇制胜。其它两件臂搁均为其与当代著名画家的合作且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分别与南京名家吴冠男、津籍名家马骏合作竹刻,风格各异、是竹刻艺术与美的融合,极具艺术型、收藏性及增值空间。
宜兴紫砂自诞生之日起,几百年的岁月,造型各异、千姿百态,被人誉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人间珠玉安足取,何如陽羡溪头一丸土"说的就是紫砂,在紫砂专题中,我们推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出自于台湾资深藏家早年的收藏或藏家得自于艺术家本人的作品,其多件作品曾得到出版,这对于藏家来讲无疑是很有把握的收藏机会。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