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为"中国油画雕塑"此场预设在2014年12月8日晚19:00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人"作品,虽历时五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雍正,干隆年间,宫廷的包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由于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养也有限,使他们的作品未能进入文化的高层次,形成一个独立的新文化。
清末维新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他们中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弘一法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潘玉良等。
这些人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如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校长林风眠);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林风眠任院长)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三个画派分别为:写实派(徐悲鸿);新画派(林风眠﹑刘海粟);现代派(庞熏琴)。
中国油画雕塑专场分七个专题:自然之声、毛泽东诗词意境油画作品、写实油画、当代艺术、当代水墨、中国新摄影、写实新经典。
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16世纪,风景油画才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出现于欧洲画坛,并得到极大发展。自然之声以风景为主,以写实和表现主义手法为主的风景作品。
本次上拍的作品001号来自金一德的《春色》
金一德先生画了大量的秋叶红花,这些这些艳色的花枝与古朴的器皿形成一种对比,带出一分时光的风尘。
本次拍卖推出的第二个专题为毛泽东诗词意境油画作品,本主题推出的拍品有8件是来自《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大展上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推出两件雕塑作品,分别是第022号拍品来自李鹤的《毛泽东1948》跟第023号拍品来自瞿广慈的《工农兵》。
第022号拍品 自李鹤《毛泽东1948》
第023号拍品 瞿广慈《工农兵》
第三个主题为写实油画,"写实"最早被用于绘画艺术的描述起源于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绘画发展史上,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经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再到现代艺术诸流派,对西方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几百年来在这个领域内艺术大师林立,闪耀着人类创造才能的智慧和光芒,历代经典作品更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备受世界各国观众的热爱。是我国油画发展史上第四代油画家的经典作品。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