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宇青年艺术奖即将揭晓 奖金翻四倍更加注重公益性
0条评论 2014-12-06 18:13:2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4年12月5日下午4时,2014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艺术奖新闻发布会于北京南宁大厦举行,本届华宇青年奖主题定为“潮汐间”,初审工作已经结束,展览将会于12月20日在三亚举办,在12月22日会举行终评,届时将会诞生年度评委会大奖2名以及评委奖5名,三亚艺术季”总策划人赵屹松、策展人戴卓群、鲍栋、付晓东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介绍了奖项及初审情况。
 
2014华宇青年奖奖金将会是上届的四倍
 
在新闻发布会开始之时,三亚艺术季”总策划人赵屹松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整体情况,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推荐人的推荐,此次入围的艺术家有194位,而由鲍栋、戴卓群、付晓东、康学儒、李峰、孙冬冬等青年策展人组成的初审评委将会从这194位中选出50位参与最终评审,最终评审由皮力、田霏宇、徐累、张培力、吕胜中等组成。
 
此次华宇青年奖作品形式多样,涉及架上作品、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据策展人戴卓群介绍,影像装置的比较前卫和具有实验性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对于本届华宇青年艺术奖的整体规划,赵屹松表示会是公益先行,纯粹是一场公益性的展览和评奖,并且今年的奖金会是去年的三到四倍高达百万,虽然不一定全数发放到艺术家的手中,但对于艺术家的支持显然是力度更大了;除了资金上的支持之外,对于获奖艺术家,华宇并不想颁完奖就完事,而是有很多其他的长远规划,比如会持续跟进艺术家的创作展览,在征求艺术家意见的基础上,给艺术家举办展览,讲座等等各种支持和服务,会一直伴随艺术家的成长,之所以这样做为了持续的关注青年艺术家,以鼓励和帮助青年艺术家的方式介入到当代艺术发展中来。
 
另外,本届华宇艺术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时评奖机制,据鲍栋透露,这一评奖机制来自他与以为哲学家的讨论,当代的选举制度中,当家都形使的是赞成权,都投赞成票而没有否定票,这就造成到家最终选出来的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相对来说比较中庸,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届华宇青年奖在最终评选时,五位评委除了表示自己最喜欢肯定的艺术家之外,还要投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这样可以保证最终获奖艺术家的多种可能性,对于众多的青年艺术奖项来说,这一制度或许会成为一种主流和必备。
 
“潮汐间”呈现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此次主题为“潮汐间”,一词多意比较完成的概括了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态,这一词由鲍栋等评委经过激烈的头脑风暴之后而提出,鲍栋在解释这一名词时表示,这是一个科学用语,在涨潮和落潮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和中间地带,这一地带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是右非常容易被破坏和污染,就像当下的青年艺术家一样,他们的创作非常的多元,充满各种可能性,但是也非常容易被诱惑和破坏,另外,这个主题还有朝夕的意思,青年艺术家处在“朝”与“夕”的前后时间差中,符合青年艺术家对未来的追求和探寻。他们是汹涌而出的后浪,他们意味着可能的未来,虽然年龄意义上的年轻却总是短暂的、易逝的,但艺术所诉求的却是一种永恒的活力;“潮汐间”亦是三亚艺术季对自身的定位,在中国艺术地图的最南端,始终保持对前沿,对边缘,对新事物的探寻与眺望。
 
对于此次评奖,在青年策展人付晓东看来,华宇青年艺术奖奖项的评出极有可能成为艺术话语权的导向,形成新的学术和讨论话题,而不是市场的选择。在她看来当下的青年艺术创作很难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有鲜明的风格,非常的多元和庞杂,想要通过一个奖项树立一种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是期望大家能够关注和讨论。
 
而对于本届最终大奖的猜测,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与会的三位评委一致表示,参与评选的艺术家大多都是熟面孔,他们的创作已经非常的成熟,有几位在评选时是以全票通过的,大将可能就在其中产生,但对于具体的名字他们不变透露。
 
今年的三亚艺术季是第三届,这场共持续三个月的艺术活动由三亚市政府主办,山西华宇集团,北京玖盒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对于今年为什么会将华宇青年奖提升到这么高的高度,赵屹松表示想树立一个品牌,同时也是为了寻求突破,已经举办两届的三亚艺术季能被大家记住和认同的是什么?他想要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来让大家记住三亚不仅仅只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文化艺术,对于未来,他希望三亚能够像西方的迈阿密海滩、威尼斯或者巴塞尔,因为艺术而被世人所熟知。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